【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张多]祸与福:中国人的蝙蝠文化观
——兼及野味问题
  作者:张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2-06 | 点击数:80843
 

  2020年开年,一场肺疫席卷中国大地,原本的春节“黄金周”罕见地转换为全民抗疫。在这场全球范围的人毒之战中,一种动物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中华菊头蝠。

  虽然这次“新冠”病毒的源头暂时还没有科学上的定论,但是蝙蝠携带致命病毒的情形已经被证实,它们能够携带SARS、埃博拉、MERS、狂犬病、马尔堡、亨德拉、尼帕等多种对人类致命的病毒。一夜之间,蝙蝠这个字眼让人恐惧,似乎成了祸患源头,几乎与“病毒库”划等号。

  其实,中国人对蝙蝠并不陌生,只是当代城市居民接触蝙蝠的机会并不多。在广西、云南等喀斯特地区,一个洞穴里栖息几百万只蝙蝠也不稀罕。但一般来说,蝙蝠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与人类并无太多交集,只要人类不主动去干扰,这些蝙蝠病毒并不容易造成时疫。

  在新冠疫情的舆论中,由于信息渲染和恐慌心理,普通民众对蝙蝠的观感并不好。因此,许多“禁止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舆论也甚嚣尘上,其基本逻辑就是“不吃就不会得病”。但问题是,食用野味的陋习并不简单地是一个医学、环保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比如我们晚近的饮食文化中一直奉为“四大珍馐”的鱼翅、燕窝、鲍鱼、海参,其中就关涉到鲨鱼、金丝燕和海洋软体动物的濒危和伦理问题。

  遗憾的是,生物学家、环保者呼吁几十年,似乎并没有动摇食客对鱼翅的信念。这就如同日本人对鲸肉的执念、法国人对鹅肝的偏好。因此在当前“野味”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法学、生态学、公共卫生专家的介入,但更需要民俗学(尤其是公共民俗学)、人类学家的介入。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牵涉到不同文化群体中的“自然观”“动物观”。就拿蝙蝠来说,我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蝙蝠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就能看到蝙蝠文化是多义而复杂的,又时候非但不是“祸”,反而是“福”。

  在西方文化中,蝙蝠是暗夜邪恶的化身。但在中国,特别是明代以来,蝙蝠一度被视为吉祥物。蝙蝠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最基本的图案之一,取“蝠”与“福”的谐音。古籍中也常常认为蝙蝠具有长寿的特点,认为蝙蝠象征长寿。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蝙蝠吉祥图案,比如五只蝙蝠就象征着“五福临门”“五福和合”。有时候也会把五只蝙蝠环绕在福字纹周围,以提示蝙蝠与福的关联。蝙蝠如果飞在寿桃上、或者与寿字纹相搭配,就象征“福寿绵长”。有时候也会用五只蝙蝠来搭配寿桃和寿字纹,象征着长寿多福、五福捧寿。这种图案还多次被运用到人民币的纪念币图案中。

  如果要表示“福禄寿”,民间则通常会把蝙蝠和梅花鹿、寿桃、仙瓮、童子、铜钱搭配在一起,组合成不同的谐音吉祥图案。有时为了美术原则,还会把蝙蝠图案进行抽象化。但无论怎么变,蝙蝠的带爪双翼是固定且显著的要素。

  “蝠”字还可以谐音“符”。“符”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道家驱邪召神的符箓,引申为“治病延年”“避邪消灾”。北方年节时候的民俗活动中常有钟馗赛会,扮演钟馗的人手持宝剑,在举着一个纸糊的蝙蝠,在街道巡游,以做驱祟的表演。钟馗和蝙蝠合一的图案也就象征“降幅”。还有的佛教八宝图案也会将蝙蝠纳入期间,象征八宝吉祥如意。

  在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中,蝙蝠已经成为一个比比皆是但又习焉不察的意象,或曰母题,背后不仅仅体现汉字的谐音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物的态度。其实与“福”字谐音的事物很多,比如佛手、葫芦也会被用作吉祥图案,但是蝙蝠的文化意义是稳固且主流的,也是表示“福”涵义的首选图案。

  当然,蝙蝠在中国文化中也有负面的涵义。由于蝙蝠昼伏夜出,并且是唯一会飞翔的野生哺乳动物。因此,蝙蝠这种“非禽非兽”的特点常常被古代文人用来指代“两面派”的阴险狡诈形象。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报纸上,也常用蝙蝠来指代政治上的“骑墙派”。

  正因为蝙蝠在生活上远离人类、习性神秘;但在文化上又十分亲近人文,因此蝙蝠能让人产生一种文化的敬畏。蝙蝠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塑造的过程,也体现了一种敬畏自然、敬畏文化的价值观。正是这种敬畏中的喜爱、符号化的寓意、本土化的造型,使得历代中国人对蝙蝠的动物观是具有包容性的。这种动物观既不会促使人类去干扰破坏蝙蝠的生境,也能够抑制捕杀、食用蝙蝠的个别行为。如果要问中国人与蝙蝠打交道几千年,为什么大部分时候相安无事,我想文化的因素或多或少在其中起积极作用。

  民俗学界对动物伦理问题有过诸多讨论,诸如点翠、象牙雕刻、马戏、猴戏、蟒皮二胡、狗肉节、虎骨酒、熊胆、鹿茸、羚羊角、虫草等等都涉及到野生动植物的文化利用问题。全面反思当代中国的野生动植物问题,一定不能忽略其中的社会文化动因,也需要充分运用文化手段来引导现代动物理念的塑造。

  在今天,如果要重提禁绝“野味”,首先要看到“野味”的文化逻辑是什么。立法能够兜住底线,但生硬手段未必能消除社群观念。就好像这几年我们明明有若干航空法规,但是向飞机抛硬币的行为屡禁不绝。我们看待“现代”与“传统”不能总是割裂的、非黑即白的,而必须考虑到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复杂性。只有重新唤醒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那些合宜的野生动物观,重建当代人与野生动物的文化关联,运用文化手段疏导新兴野味文化,方能根本上改善、引导当代人的野物观、自然观。这也是诠释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

  小小蝙蝠,是祸是福,这是一道文化的必答题。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2020-01-30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梁春婵】

上一条: ·[单霁翔]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下一条: ·鞠熙:“野味”究竟是什么味儿
   相关链接
·[甘德志]张果老“蝙蝠原形”考·[陈学貌 马洛丹]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马光亭]认猪为母:苏北乡村的动物信仰·[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
·[赖婷]神圣与凡俗:福州猴神信仰的多元面向·[鞠荣坤]早期信仰实践中的动物崇拜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孟令法]“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自“狗肉”“猴戏”与“点翠技艺”的法律思考·[林海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
·[万建中]中国民间故事中人与动物关系的禁忌母题·[隋丽]“福”与“蝠”:中国吉祥图案的文化密码
·[周跃群]保护与发展的权衡:民俗文化遗产化视野下的动物伦理反思·[陈金文]中国民间“动物与人”故事的生态文化价值
·[李天赐]台湾少数民族神话中“人变动物”故事阐释·[温士贤]动物伦理与非遗“马戏表演”
·[刘守华]《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陈爱国]游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云南洱海鸬鹚境遇的民俗学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