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2019年第5期
总第62期 出版日期:9月20日
目 录
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 |
陈通 |
1 |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记忆阐释
——以山东省莱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
马知遥 刘智英 |
6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制度设定与多元阐释 |
王明月 |
15 |
|
|
|
古戏台研究专题 |
主持人:康保成 |
22 |
古戏台修复如何贯彻“修旧如旧”原则
——以长口子戏楼、平型关戏楼等为例 |
钱生槭 康保成 |
22 |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 |
柴慧霞 |
27 |
新发现的宋初“舞亭”碑刻考释 |
杨康 |
32 |
陕西白水县仓颉庙及其戏台考述 |
张玉 张青飞 |
42 |
|
|
|
建筑遗产研究专题 |
主持人:李耕 |
50 |
作为技术的建筑:近现代集中化茶厂推动的中国乡村茶业现代化进程 |
黄华青 |
51 |
规矩、示能和氛围:民居建筑遗产塑造社会的三个机制 |
李耕 |
61 |
论传统技艺知识的模糊性
——以闽西客家大木作“过白”技法的实践为例 |
欧玄子 |
71 |
|
|
|
“弼马温”渊源新辨
——兼论中国古代猴马民俗与《西游记》小说的创作 |
姜荣刚 |
80 |
庐陵丧葬中的“唱哭”仪式及其文化意义 |
韩蕊 龙娜 |
88 |
“国家-地方-民众”视阈下的地方组织
——东莞明伦堂研究述评 |
贾静波 |
97 |
|
|
|
“玉”与“彩陶鱼纹”神话研究专题 |
主持人:叶舒宪 |
106 |
“玉”礼器:原编码中国
——《周礼》六器说的大传统新求证 |
叶舒宪 |
106 |
“诛”“玉”与“德”:王权的神话历史建构
——《墨子》非攻说新释 |
吴玉萍 |
112 |
仰韶“彩陶鱼纹”的神话内涵新解
——兼论中国古代的女神崇拜 |
柴克东 |
120 |
|
|
|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会议综述 |
宋俊华 倪诗云 |
128 |
|
|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
书韵留芳——苏州评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晏芝访谈录 |
郑英 |
133 |
|
|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
“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
赵晓涛 |
142 |
沂蒙彩印花布工艺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
梁冰 |
151 |
|
|
|
稿约 |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