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二人台在祖国的怀抱里茁壮成长。段八旺说:“二人台不仅在国内艺术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一吐芳香。”
2017年12月13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赴日本大阪参加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演出活动,本次演出秉承“一带一路”倡议,将内蒙古本土戏曲第一次带入国际文化视野。12月14日,日本京都市市长、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等各界人士观看演出并接见全体演员。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老艺术家杨秀花应邀参加了第三届国际艺术节,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以二人台唱段《草原飞歌》荣获个人表演金奖,为二人台艺术赢得国际声誉。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推出的《多松年》将于10月9日在呼和浩特民族剧院首演。届时,人们将在舞台上看到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蒙古族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链接
二人台是全国348个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等省区150多个旗县广为流传。
二人台起源于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迁徙事件“走西口”,是在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碰撞、融合、发展的文化沃土上绽放的艺术之花。
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的土默特蒙古族云双羊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多年打坐腔的演唱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吸收民间社火中踩高跷、踢股子、跑圈子的秧歌表演动作以及传统蒙古族民间舞蹈动作,创造了在演唱中使用乐器伴奏,一丑一旦化装,有人物性格的演唱形式。
新中国成立前,二人台的演出散见于民间。1951年3月,绥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文联筹委会从各旗县文艺宣传队选调爱好“打玩意儿”的青年,遵照“改戏、改剧、改人”的精神,先后举办了14期二人台培训班,并在绥远地区相继成立红旗、和平、民艺等二人台剧社。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杨植森根据“一丑一旦”的表演形式,将这一表演艺术命名为“二人台”。二人台既是民族的又是地域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它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交融的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1953年1月,以表演二人台为主的绥远省前进实验剧团成立后,排演了一批二人台传统剧目,如《打樱桃》《尼姑思凡》《走西口》《打金钱》等,改编了《闹元宵》,新创了《借冠子》,使二人台艺术得以空前发展,基本形成了四个角色的行当之分。
1956年,前进实验剧团更名为呼和浩特市民间歌剧团,1987年,呼和浩特市民间歌剧团更名为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2014年,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并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二人台也被文化部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戏。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年9月27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