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为多彩 添华彩”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作者:新华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8-31 | 点击数:4685
 

  8月25日,由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为多彩添华彩”贵州非遗技艺展在北京前门华韵非遗博览园开幕。

  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创新创意传播

  此次“为多彩添华彩”系列活动包括贵州非遗技艺展、“文化扶贫,在路上”主题论坛及“华茅非遗之夜”文化盛典等各类特色活动。来自贵州的马尾绣、苗绣、蜡染、剪纸等非遗精品在前门大街集体亮相,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展演,兼具创新与创意的传播推广方式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展厅与传承人互动。这种沉浸体验式展览将非遗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审美理念和文化寓意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使非遗以更年轻、更时尚的形象贴近大众。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永新华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永军作为活动主办方在主题论坛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声。600年历史的前门大街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文化遗产点,永新华韵在前门运营以非遗为主体的园区近6年,集结了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实践,逐步搭建国际非遗大数据库,并建立集营销、会展、体验、传习、演艺、餐饮、养生等多业态、多功能的实体平台,与社会各界和传承人一同建立多功能生态产业链,用“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创新公益行动助力文化扶贫攻坚。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2019年8月27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满族民俗文化》丛书亮相 输出阿拉伯语版权
下一条: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9月在济南举行 131个曲艺项目将亮相
   相关链接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朱冠楠]涉农非遗的民俗生态位辨析
·[张焱 陶丹丹]比较艺术学视野下桦树皮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张玮]布上青花:低调的奢华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王二杰]连云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民俗意蕴
·[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汪德生]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传承和有效利用祠堂文化的思考
·[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沈昕 黄琳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三河羽毛扇的保护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