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杜博思:行走在生产链上
——杜博思博士在北师大的分享
  作者:陈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06 | 点击数:159730
 

   11月1日上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杜博思博士(Tomas David DuBois)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了题为“行走在生产链上”(Walking a Production Chain)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彭牧主持,硕士生刘奕伶做现场翻译。近三十位师生来到C4001聆听讲座,开展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杜博思博士

  讲座开场,彭牧副教授介绍了杜博思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以及他与中国民俗学的缘分。

  首先,杜博思博士介绍了他关注畜牧业生产链的原因。一是刘铁梁老师和彭牧老师在2015年的《亚洲民族学》中国民俗研究特刊上对生产的研究给予了他很大的启发。二是他认为这种研究方法与美国的历史学研究有很大不同。历史学研究关注大量数据,但看不见数字背后的力量与人的因素。而生产链研究能通过田野,将历史材料联系起来,感受活态的现实生产与生活。

  其次,杜博思博士详细介绍了生产链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他认为当今民俗学或是人类学的研究常常局限在具体的、单一的区域个案,忽略了事物背后错综复杂的关联性和整体性。每个问题都是复杂的,研究者需要将相关联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才能看清楚问题背后的本质。比如牛奶的生产,就可以拓展到奶牛的饲养,再到喂养奶牛的饲料,再到种植饲料的土地,以及交易的场所等一系列需要探讨的相关领域,一件简单的商品背后连接的可能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网络。

参与讲座的师生

  杜博思博士分享了他在张家口、呼伦贝尔、大理等地的田野作业,讲述了许多有趣的田野经验、发现与方法技巧。师生也踊跃提问,与杜博思博士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

  刘铁梁讲授在会上强调了民俗学应当关注人民鲜活的日常生活和个人生活经历。他认为传承传统并不是要一成不变,而是要尊重人民在生活中的不断创造。民众的创造性、新生性应当成为民俗学今后的重要概念,只有看到事物如何变化,展现新生,创造未来,然后才能懂得传统。

  最后,彭牧副教授总结发言,她认为杜博思博士关于历史人类学研究与田野作业的最新思考给予了我们很多启发,尤其是他关注到生产这个基本的概念,看似耳熟能详,但依然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关注。特定的物品生产看似是源于个体的主观选择,但背后的选择动机与全球化运转的规则密不可分。地方性的区域性生产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终将勾连起更大的网络,在新的社会背景中不断变迁和联结。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到民间去”2018-11-05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讲座]钟思第:民俗声音与民间仪式专题
下一条: ·【讲座预告】庄孔韶:《金翼》《银翅》及其后续研究(2019年4月16日,中国社科院)
   相关链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施爱东]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万建中]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
·[高忠严 张琬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埃尔默]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赵世瑜]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
·[赵梦]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张一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选点与进入
·《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万建中 林晓平主编:《民俗学田野作业与田野基地建设》
·[覃延佳]做田野如何成为更好的交谈者·[刘铁梁]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
·[陶立璠]“非遗”抢救性记录与田野作业·北京师范大学举办“2015寒假回乡调查”启动仪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