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孙文振) “跨境、跨文化与新时代民族文学”第二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10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聚焦中华民族与近邻国家、地区交往以及各民族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民族叙事、传世文献、口头传统及文化认同,通过民族文学、民间文学、民俗学、作家文学、文艺评论、民族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对相关问题阐发观点、形成对话,以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国际上提升传播力,在民族国家内部凝聚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这些新课题亟待青年人去探索。有鉴于此,中国社科院联合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举办了此次论坛。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延安大学文学院讲师任勇胜作了主旨报告《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满洲起源故事”——日本甲午战争小说〈续风吹胡沙〉的“满洲”叙述初探》,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副研究员高荷红对其报告内容进行了评议;3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以交流为中心的多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中国—东北亚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战争记忆”“中国南方多民族叙事中的身份认同”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本次论坛打破了传统的演示发表论文模式,融合国际通行的学术工作坊、文学沙龙和席明纳研讨模式( “席明纳”教学模式源于德国,19世纪后成为西方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支柱之一,意在训练高校学生开放自由的学术思辨能力),创新性地组织以“从投稿中遴选出的访问研究者”为中心,以“博士后+青年学人+权威专家”为基本模式的论坛架构。论坛秉持小而精的研讨规模,让参与者能够充分交流。“这一研讨模式淡化了研究者个人论文介绍的模块,将个人研究融汇到集体研讨中,可以就研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交流,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论坛召集人、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张多说。
“21世纪以来,时局给青年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积极、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格局的建设,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在交流、互动中成长,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朝戈金说。他勉励青年学者要耐得住寂寞,养成严谨的学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思想的天空,放射出生命的光芒。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8年10月19日 第11版:文化周刊·综合 【本文责编:孟令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