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
  作者:中山大学中文系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04 | 点击数:7896
 


      1928年3月21日,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办的《民俗》周刊正式刊行。创刊号以“同人”的名义在《发刊词》中宣示民俗学研究的立场、目的和方法,“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探检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的社会”,“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宣言强调学者的民众立场和自身体验,具有了学者与民众互为主体性的实践民俗学思想萌芽。当“民俗”不再仅仅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是作为“传统”被广泛而深刻地嵌入到高度流动异质的现代社会,传统民俗学单向地以民众、民俗为学术研究对象的理论与方法日益陷入学术困境。从前辈先贤的思考再出发,探讨当下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路径,是为本次会议的学术目的。

      一、会议主题

      民俗学的“实践性”

      二、主要议题

      1.《民俗》周刊的相关问题研究

      2.如何理解实践民俗学的“实践性”

      3.实践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

      4.从“对象化”到“互为主体性”的民俗学

      5.实践民俗学与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6.“民俗主义”、“公共民俗学”的学术反思

      7.非遗(概念、文化行政)与当代民俗学的理论探索

      三、会议规模及论文截止时间

      25人,以文会友,欢迎有兴趣的同仁围绕议题提交理论探索或个案考察的论文参会。截止日期:2018年11月10日,

      提交邮箱:2137183767@qq.com

      四、会议时间及地点

      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临海旁)

      五、重要提醒

      会议主办方负责参会人员的食宿,往返交通费用敬请自理。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18年9月3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下一条: ·“民间艺术大师进高校工作坊”和“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北师大挂牌成立
   相关链接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郑亮]世人有眼应未见 ——纪念段晴老师和她的氍毹
·[雷伟平]民俗叙事:岁时节令习俗中避瘟叙事及其价值研究·[王焰安]学术通讯:《民俗》周刊的一种编辑意识
·[钮泓宇]神器、乐器与纪念品·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 暨“一带一路”与河北传统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
·专题║ 纪念民间文艺家过伟先生 ·[刘晓春 刘梦颖]民俗学如何重申“民众的立场”?
·众名家新作首博初聚首 相约老舍120周年诞辰纪念·关于更改“《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会议召开时间、地点的通知
·[会议]从启蒙民众到对话民众 ——纪念中国民间文学学科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北大,2018年10月21-22日)·[王晓葵 雷天来]“祭祀”与“纪念”之间
·深切缅怀乌丙安教授:纪念专辑·[杨利慧]恩师乌丙安教授的“天龙八部”
·纪念居素普·玛玛依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张隽波]革命节日的百年流变、纪念与再造
·纪念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十年座谈会召开·斯皮瓦克谈德里达《论文字学》英译本40周年纪念版
·[张隽波]革命节日的百年流变、纪念与再造·[刘颖]民族布偶娃娃类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