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主场,中山大学教授蒋明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孙正国、《社会科学》杂志编辑李亦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季中扬、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韩顺法等作主题发言。
蒋明智教授发表论文《民俗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以龙母文化为例》,阐述了民俗的历史、文化、艺术、经济和活态传承的价值,探究了“龙母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当前的民俗活动,为地方文化品牌的建设指明路径。
南京师范大学白莉教授发表《都市民间节庆的产业创意与发展——秦淮灯会和天妃宫庙会的不同走向》一文,对比南京秦淮灯会和天妃宫庙会之间的认同与受众群体,讨论了节庆开发过程中的官民关系和正统性等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教授发表《中国虎文化的三种形态与基本精神》一文,提出当前创世神话的研究开发,应将“虎”文化纳入进去,探讨虎与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关系。
《社会科学》杂志社李亦婷编辑发表《学术期刊编辑视角中的论文写作与投稿》,为与会学者、尤其是博硕士生介绍了科研论文发表的方向选择与投稿程序,强调理论的准确运用。
南京农业大学季中扬教授发表《经济民俗学:理解乡村社会的重要维度》,从经济民俗学角度,引用施坚雅市场模式探索乡村社会的市场结构,并强调要注重民俗当中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消费心理、观念和方式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韩顺法副教授发表《“非遗经济”复兴与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研究》一文,提出当前非遗和非遗研究当中的垄断和保守现象,认同民俗和非遗的经济性,呼吁非遗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
整场报告的学者达成了相当普遍的共识,即肯定了民俗、非遗的经济属性,以及田兆元教授提出的认同经济理论在经济民俗学理论建设当中的基础和前导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