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乌丙安]《苏东坡百诗百俗解》序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9-13 | 点击数:1955
 

 <正文快照>我国传统的文学史观历来有雅俗之分,似乎凡俗皆不登大雅之堂,以至把文学(包括诗)自然分成了雅文学与俗文学,时至今日虽已进人雅俗共赏的民族文化交流共识的时代,这雅与俗之分争,仍没有个了结.

……


(本文刊于《咸宁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版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乌丙安]致“民俗学基础理论研讨会”的公开信
下一条: ·邹振东:流传千年的可能不是陋习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
·[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甘德志]张果老“蝙蝠原形”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