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拓宽致富路
在永康、浦江,非遗技艺也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借助市场规则“变现”,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高端礼品定制加工中获取“真金白银”,不仅带动了乡村老艺人和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拓宽了致富路,还扩大了文化消费、激活了全域旅游、繁荣了城乡经济,为乡村振兴积累起雄厚物质基础。
据考证,永康锡雕肇始于五代,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清光绪《永康县志》记载:“土、石、竹、木、金、银、铜、铁、锡皆有匠——多鬻技于他乡。”一副担子,一头风箱、一头炭炉;走街串巷吆喝;撂担生炉,熔锡打制,成为永康锡匠从事“行担”(走街串巷接活儿打锡)的写照。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手工锡器市场萎缩,特别是民间锡雕艺人青黄不接,永康锡雕一度濒临消亡。永康锡匠“百年锤炼,臻于完善”的精神,支撑这门古老手艺传承下来。盛一原将现代焊接技术应用于打锡上,使传统锡雕技艺得到改良升级、创新发展。盛一原从农村广收徒弟,培养人才、传承技艺,并于2002年创办公司,目前成为永康规模屈指可数的锡制品公司。
据介绍,目前永康有锡制品厂10家,年产值五六千万元,手工作坊50家,年产值约500万元,还有较大的锡雕产品贸易公司15家。在永康,包括锡雕在内的五金类非遗项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总产值达4.5亿元。
非遗大县浦江也从非遗技艺中开掘出以“真金白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矿。
“一根面”又称长寿面,俗称“麦绳”,这种潘周家村人独创的面食以“长、细、韧、滑”著称,包含和面、打面、揉面、搓面、盘面、发酵、拉面等大小十几道纯手工工序,技艺十分讲究。2000年以来,周金华带领潘周家村村民大力传承创新“一根面”制作技艺,面条越拉越长,事业越做越大。据介绍,村里从事“一根面”及手工面制作的在200户以上,从业人员逾500人;通过“一根面”商标注册实现批量生产,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为众多农户开辟了一条致富门路。
“村里搞起农家乐,游客可以看拉面表演、吃‘一根面’、互动体验;城里还开起面馆,实现增收。”周金华说,“一根面”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年人均收入从几年前四五千元到目前翻番,“再次说明了非遗要‘活’起来,与产业、旅游等发展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在浦江县的不少村子,群众也尝到了依靠浦江豆腐皮捞制技艺致富的甜头。据了解,目前,浦江县有郑家坞镇吴大路村、前吴乡马桥头村、郑宅镇后溪村、杭坪镇外胡村等多个浦江豆腐皮加工基地,全县有100户以上加工作坊,从业人员逾千人,注册了多个豆腐皮商标,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
多措并举,现政策红利
透过“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的图画,浦江县、永康市以非遗保护传承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的努力跃然纸上,其中,多措并举的政策红利不断显现。
浦江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严龙顺表示,乡村振兴要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非遗保护传承作为重要载体大有可为。浦江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和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全社会参与机制,让浦江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永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丁月中认为,非遗融入乡村振兴、引领文明乡风、生发活力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一批传承人、给百姓带来实惠。永康市非遗保护工作将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并予以重点扶持,加大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力度,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发挥非遗传承人“领头羊”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品牌项目。
浙江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文化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视发挥非遗保护具有的塑魂、兴业、育民、添乐、扬名等独特作用,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保护将立足乡村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民俗,丰富节日文化,推进文化自信;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幸福感,推进浙江表演艺术传承发展;立足传统工艺振兴,带动农村变美、村民致富,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非遗保护利用,加强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建设,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立足加强整体保护,探索非遗保护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推进文化生态区建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06-22 第8版: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