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直播,让非遗与大众面对面
  作者: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15 | 点击数:1915
 

     

非遗直播现场

      日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专场上线陌陌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蔡阳、福建泉州南音传承人曾家阳、蒙古族歌手阿木古楞、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奏家阿地力等艺术家在线为观众演奏了作为非遗项目的民间音乐,包括福建南音、蒙古族长调、新疆十二木卡姆等,受到了网友的热捧。据统计,直播当晚总观看人次达96万,同时在线观看用户近10万。“这比在演奏厅里面对几百名观众的传播力度要大得多。”演出结束后,几位艺术家纷纷感慨互联网的传播力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亮相直播平台,一方面令传统文化艺术以全新姿态进入大众视野,另一方面也令直播平台实现流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取得“双赢”成效。

      传播载体的改变:非遗艺术找到自己的观众群

      2017年1月,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蔡阳和朋友第一次试水直播,在陌陌直播的现场演播厅里,她们演奏了10首曲目。按照蔡阳当时的直观感受,“就跟去电视台演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可是,直播结束后,当蔡阳得知这场演出有21.5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共获得400万星光值打赏,约合4万元,她十分惊讶。要知道,作为中央民族乐团的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观众最多也不过2000人左右。

      首次直播成功后,蔡阳邀请了更多同行走进直播间。其中,由近10位演奏家组成的“民乐坊”(直播间名称)每周都会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演奏的乐器,讲解乐器常识、曲目背景。

      参与“民乐坊”直播一年有余的中央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于源春,谈起直播的感受时表示“非常有趣”。直播无时不在的互动让演奏者本身更受关注,“很享受直播的过程,直播平台为传统艺术找到了自己的观众群体。”

      记者了解到,在直播平台上,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戏曲表演因具有较强表现力而格外受到网友欢迎。2017年9月,酷狗直播与广东粤剧院联合打造的“互联网+粤剧”的高清直播模式,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注意力。作为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粤剧的唱词念白,对于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而言存在一定障碍,然而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由于添加了字幕,连不熟悉粤剧的人也能轻松自如地欣赏整场表演,不少新戏迷看完这场直播后表示,“突然觉得粤剧的曲调很耐听。”

      长期固定的传播形式:令大众从“好奇”转向深入了解

      在直播平台看来,加入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内容,是突破内容短板、创新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利用当下火热的互联网传播载体聚拢一批文化爱好者,进而建立与该文化相关的业态交流平台,将最终形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传统文化生态圈。

      记者注意到,长期关注“民乐坊”直播的网友还自行加入了“民乐坊”兴趣群。据统计,目前已建立的5个群中,每个群里有近500位网友,平均年龄33岁左右。他们每周准时守在直播间,对各类民乐知识日益熟悉。有的网友甚至会从大江南北赶到北京观看一场“民乐坊”的现场演出。

      “直播平台无疑为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土壤。”福建泉州南音传承人曾家阳在参加完陌陌非遗直播专场演出后表示,他愿意更多参与到直播中来,不仅是现场演出,还包括南音的传习。

      实际上,如何让大众对于传统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好奇”“惊喜”“感兴趣”的层面,而是转向深入了解,让传统文化传播贯穿国民教育,一直是直播平台在思考的问题。为此,陌陌直播连同其他机构发起了“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活动,邀请于源春等知名演奏家为乡村孩子讲授民乐课程。酷狗直播则开设《国乐大师课》栏目,邀请知名艺术家在直播间为网友带来各类国宝级乐器演奏,并讲解国乐知识,与网友进行互动答疑。

      高质量直播内容受关注:如何吸引用户持续关注成关键

      除了民乐、戏曲之外,其他非遗项目如核雕、古彩戏法等也在直播平台上收获了一大批网友的关注。不过,限于这些非遗项目的表现形式,不少非遗内容并没有形成长期、固定的影响力。

      有直播平台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适合直播这一形式,还要看其表现力。”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奏家阿地力看来,直播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如果不拿出精心准备的教学课程和内容,我不会轻易尝试直播。”曾家阳也一直在考虑,如何拿出新鲜的内容,持续吸引网友的关注。

      在众多直播平台上,像蔡阳这样的国家级演奏家其实并不多。中央音乐学院大一学生许伊芸表示,对于想要专业学习的人来说,很多演奏直播其实并不专业,他们更希望看到专业、高质量的直播内容。

      为了进一步吸引非遗传承人以及艺术家参与直播,陌陌直播不定期为他们开设现场演出专场,希望以高质量的演出推动传统文化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传播。“只有更多像蔡阳老师这样国家级的艺术家进入直播平台,越来越多的专业演奏家来传播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越来越大。”陌陌直播工作人员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6-14 第11版: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江滩大舞台掀起节日热浪
下一条: ·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