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激发遗产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9 | 点击数:2445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任何一种文明要保持活力和影响力,必须学会在积累中前进,在前进中积累。中华文明之所以雄伟壮观、气象万千,离不开“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的累积效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遗产保护正是文明赓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文化工作者以广阔的视野、坚强的担当、勇敢的开拓,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建立了日益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机制和体系。这些闪耀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丰富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厚重斑斓的精神空间。中华文化遗产是中国人进行多样文化创造的资源库和灵感源,这些文化遗产所沉淀和凝聚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理想、审美情趣等,体现着中国人精神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生发着中国人精神活动的动力和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我们坚持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我们要把这些遗产的物质和精神潜能释放出来,使之融汇生长于当代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成为文化自信的深厚来源,成为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华文明之所以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前进的韧性,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注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当代创造。一个坚持保护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高贵和光荣的。我们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为热情的工作,拥抱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要以更大的智慧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广大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丰富来源。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6-08 第1版:头版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速写
下一条: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京开幕
   相关链接
·[周春雨]论鲁迅的故事观及其《故事新编》诗学实践·[常国毅 马知遥]数字时代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审思
·[曹冰青]传统戏曲资源创新性发展路径·[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王渭清 赵磊]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与共济·[段友文]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建构与乡村价值发现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神话的历史化、合理化与系统化·[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张柱林]民族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及其限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段友文 冀荟竹]乡村振兴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黄悦]论当代网络文学对中国神话的创造性转化
·[王旭]回顾与反思:戏剧表演艺术中的神话重塑·[黄悦]当代网络文学对中国神话的创造性转化:回顾与反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开题论证会暨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杨利慧 张多]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探索之路
·[黄永林 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张祝平]中国民间信仰40年:回顾与前瞻
·[筱林]影像的力量·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