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娘》,应建中2002年作,现年67岁
西郊在进入大都市版图的同时,西郊农民画也嵌入了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画在城市叙事中的一种可能性
西郊,指上海市的西部郊区,主要包括原上海县、原嘉定县(今嘉定区)、原青浦县(今青浦区)、长宁区、普陀区等。西郊农民画曾被称为“上海县农民粉墨画”“新泾彩墨画”,后来由于行政区划,上海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区划名称,即闵行区;原属上海县的部分区域划给了长宁区,加之多数创作者所在的新泾地区位于西郊,遂更名为“西郊农民画”。1993年,新泾镇(当时的新泾乡)以西郊农民画申报成功,成为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7年,西郊农民画被列入长宁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上世纪90年代至今,西郊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发展历程。机缘巧合的是,“西郊农民画”申遗之初西郊尚属乡村,申遗成功后已完全融入城市血脉。 “西郊农民画班”1991年在新泾文化馆成立,开展农民画创作;2009年以后上海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和新泾镇政府都组织了专门的创作培训班,这些举措保证了西郊农民画创作的持续性,而这近三十年也正是西郊的城镇化从起步到完成的时期。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有老中青几代传承有序的作者队伍,对这一上海城市近郊城镇化的演变过程及所伴随的乡民市民化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多代际全方位的记录。
▲《夏日的回忆》,梁瑞芬2017年作,现年72岁
1990年代以前,西郊河浜纵横,是丰饶的鱼米之乡。目前西郊农民画的非遗传承人胡佩群女士原是长宁区新泾镇马桥村人,她的代表作大多取材于亲身经历,几乎每幅作品都有人物原型。她2008年创作的 《金秋红菱》画的就是她出生的地方,村里的水塘、江南的菱角、头巾围兜、木桶船、生下来就打耳洞的村妇、穿红衣的勤快的胖妈妈……这是非常私人化的儿时记忆,也是被夯实了的真实存在过的上海西郊。吴巧云2017年画《早餐》时,在地铁2号线威宁路、北新泾、淞虹路等多个站点拍照取景。和她自己年轻时候大饼油条的早饭习惯不同,她看到路人行色匆匆,从早餐车上买包子和鲜榨的果汁,与市中心的摩登做派完全一样;而这几个地铁站头就是曾经的西郊。这两幅农民画,可谓上海城镇化转型的如实描绘,改革年代里百姓生活的飞速变化,连西郊人自己也是常常感慨不已的。
上海的大都市化进程成就了西郊农民画这个难得的城镇化记忆样本。西郊在上海国际大都市极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在多数地区较为长期和渐进的城镇化过程,本需要在代际间渐次演进的社会发展及其本该历时的社会记忆得以在不同代际间共时呈现,这种电影快进式的难得实例,使得原本难以达成的全景式历史性观察得以在当下及时实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8年06月09日 第6版:艺术/聚焦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