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资深学者授课之外,工作坊尝试以“轮值坊主”的形式,组织了以工作坊成员为主的3场学术沙龙。第一场沙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张多博士主持,大家针对刘宗迪教授引起热议的《超越语境,回归文学——对民间文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倾向的反思》一文进行了引申论辩。不同学科的青年学人围绕民间文学的采风与记录问题,各抒己见,彼此交锋,尤其是通过“人如何塑造文化”与“文化如何塑造人”的思路差异与思辩,引申到节日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本次沙龙的观点交锋集中在如何处理民间文化研究中“实证”与“实践”的取舍问题。第二场沙龙由广东省省民族宗教研究院王维娜博士主持,学员们主要围绕杨利慧、刘晓春、张士闪等三位教授关于“社区”问题的研究观点,就节日研究中社区的概念和界定、进入社区的方法与途径、社区之间的分离与互动以及作为非遗的社区节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第三次沙龙则在17日的田野模块现场开展。与会学员针对“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一研讨主题,聚焦讨论当代村落民俗研究中的民众视角与基层立场、乡村产业与文化传统等问题。学员观点交锋犀利,学术沙龙渐入佳境。
工作坊部分学员研讨剪影
在17日的田野调查模块中,学员乘车前往章丘三德范村。学员分组对三德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就各自关心的民间信仰、节庆、乡村建设、水利、经贸等问题走访村民。中午,由山东大学张兴宇博士主持了第三次学术沙龙。大家聚焦“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抒发了对乡村政策落实到地方实践问题的看法,并再次出现观点交锋。与会学员针对研讨主题,讨论了当代村落民俗研究中的民众视角与基层立场、乡村产业与文化传统等问题。学员观点交锋犀利,整个学术沙龙渐入佳境。
考察国家级传统村落三德范
在三德范村,中山大学教授、《开放时代》主编吴重庆还为工作坊成员做了《神诞:合境平安——民间信仰实践中的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讲座。吴重庆指出,神诞是一种仪式模式、关系模式,强调人神之间、信众之间关系的缔结与维护。他从作为神圣空间的“境”入手,探究明代里社、社坛向村庙的演变,阐明集体仪式中的人神关系问题。朱振华博士主持了学术报告会,并请吴重庆教授与学员们展开了深入讨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山东民俗学会秘书处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