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辽宁鼓乐该何去何从
  作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1 | 点击数:4141
 

     

     鼓乐艺人在表演“花活”

      2016年,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表现了两代唢呐匠人对唢呐这门传统艺术的追求与坚守、师徒之间的真挚感情。电影中唢呐匠人窘迫的境况,正是这些年鼓乐艺人生存状态的缩影。时代的变迁,让鼓乐这一民间古老行当的艺人不能再以吹打为生,收入微薄,难以为继……曾经盛行一时的鼓乐成了非遗,昔日的鼓乐班风吹云散,令人不禁感叹:未来我们是否还能听到一曲回味无穷的《百鸟朝凤》?

      “北十番”与唢呐乐的合流

      在辽宁,鼓乐是流传于民间的乡风民俗。婚丧嫁娶之际,总能听到唢呐尖亮婉转的曲腔。

      辽宁鼓乐原先叫鼓吹乐,出现在秦末汉初,后来在汉代的宫廷和军旅中得到广泛运用,宴飨、游乐、丧葬、行军,皆闻鼓吹之声。婚礼用乐,在汉以前未见记载,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婚礼奏乐在民间已经很普遍了。至南朝梁武帝开始设立“鼓吹十二案”,又称“熊罴十二案”,成为鼓吹乐礼仪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魏晋到隋唐,两次大的民族融合为鼓吹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量的俗乐和外族音乐促进了鼓吹乐的发展。

      而辽宁鼓乐正是在唢呐乐与“北十番”的合流中逐渐形成的。元明时期,我国北方民间形成了以笙、管、笛为主奏,加以锣、鼓的十番乐,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番乐传到江南。100多年后,据《阅世编》记载:“至崇祯末,吴阊诸少年,又创为新十番,其器为笙、管、弦。”这里所说的“新十番”就是“南十番”;北方流传的以笙、管、笛为主的十番乐称“北十番”。由于管子的演奏不如唢呐省力灵活、音色脆亮,所以唢呐兴起后,“北十番”艺人们纷纷投向唢呐班,“北十番”逐渐衰落。“北十番”与唢呐乐合流后,唢呐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北十番”的笙、管成为鼓乐的笙管乐,只能用于典礼和特定仪式场合,多演奏小牌子曲。原来“北十番”的大型乐曲,如《四来》《雁儿落》《一条龙》等,都让给了唢呐演奏,成为唢呐的大牌子曲。

      明清之后,作为宫廷与官府享用的鼓吹乐流入民间,并得到快速发展,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吹打乐”形式,辽宁鼓乐便是其中之一。

      礼俗不存 鼓乐无枝可依

      20世纪80年代,电声乐器的引入已成为传统鼓乐的普遍现象,从南到北的鼓乐班里,电声乐器随处可见。传统意义上的鼓乐正在消失。究其原因还是传统礼制的瓦解。无论是作为宫廷雅乐,还是民间俗乐,鼓乐都是礼俗的一种重要载体和媒介,一旦礼俗这棵大树不在,鼓乐也就无枝可依。

      如今,在辽阳、海城、岫岩、本溪等地婚娶已不再使用鼓乐,瓦房店一带婚娶还有少数人使用鼓乐。根据笔者的初步调研,除了一些商家的开业庆典活动之外,就只有民间的丧葬活动还邀请鼓乐队。即使在这最后的栖息之地,鼓乐的表演形式也与从前大相径庭。

      首先是吹老曲子的少,吹新曲子的多。所谓老曲子,是指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和锣板曲,新曲子是指时下流行的歌曲。辽宁鼓乐在形成之初,就有自己的核心曲目,在数百年的传承中一直比较稳定,虽然在此过程中,鼓乐艺人为迎合观众的审美需要,加入一些流行的小曲和时调,但这些都未能成为核心曲目流传下来。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传统曲目“曲高和寡”,不受年轻人的欢迎。海城鼓乐艺人王洪阁说:“老曲子不好学,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就算你学会了还没人听,没有市场,赚不到钱。”

      其次是吹奏形式的泛娱乐化倾向严重。过去老艺人在吹奏时也有“花活”(杂耍),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行,是吹奏过程中的点缀,而现在“花活”似乎成了表演的核心,吹奏技巧退居其次。岫岩鼓乐的传承人于水龙说:“自从2014年,有人看见了瓦房店的花活‘二龙戏珠’,回来后也做了一个,现在岫岩遍地都是‘二龙戏珠’,好像没有这东西干不了活了!”一些鼓乐行当的老规矩也在这种娱乐至上中瓦解。于水龙说:“以前无论红活白活,只要听喇叭就能知道。结婚、拜寿用6寸到8寸的喇叭,人去世三周年用9寸到12寸的喇叭,白活用13寸到18寸的大喇叭,祭祀用细乐(笙管笛箫)。那时候除了结婚,是不允许吹歌曲的,现在可好,白活比结婚吹得还火爆!”

      数字化难解鼓乐困境

      2006年,辽宁鼓乐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作为首批国家级数字化试点单位,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辽宁鼓乐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建立起辽宁鼓乐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化保护的手段,曾经“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困境逐渐“解围”,民族文化的DNA以“活态”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但是,鼓乐艺人面临的诸多生存困难远非数字化保护可以解决。

      于水龙感叹“活越来越难干”。一方面,在大潮流下,现代歌舞、二人转也出现在“白事”中,挤占了鼓乐的市场;另一方面,速成式的传承造成了市场乱象,师徒之间日久年深的口传心授被简化教学所替代,学员往往学会了一个小牌子曲加几首歌曲,就出去接活。

      “民间鼓乐要发展,必须有创新,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复州鼓乐传承人宋喜平认为,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才有市场。在2014年11月的首届辽宁鼓乐展演中,复州鼓乐演奏的《影调》将当地的皮影戏融入其中,用双管代替了皮影戏中的四弦,不仅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鼓乐的创新。

      相对于其他地方,瓦房店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百姓喜爱鼓乐的传统,为复州鼓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鼓乐艺人的收入跟技艺水平是成正比的。在这种市场机制的激励下,艺人们不断钻研自己的技艺,把传统技巧与吹、咔、打巧妙融合,编排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点的节目。

      良性的经济条件、群众基础和竞争环境,决定了瓦房店拥有适合鼓乐传承的生态土壤。这恐怕是复州鼓乐成功经验中无法复制的部分。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5-10 第8版: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以学术自觉推进中国史诗研究
下一条: ·俏影弄千姿 花开正艳时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统夏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