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由共青团中央等发起的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 “中国华服日”的消息,引发了大量关注。当天,汉服爱好者们纷纷穿着汉服走上街头,或是在网络上晒出了个人的“最美汉服照”。
近年来,汉服热潮在中国持续升温,在青年人中收获了大量拥趸。这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一周年之际,具有重要意义。汉服概念自诞生以来已有十几年, 众多汉服爱好者一直在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的初衷而努力。今年,随着“中国华服日”的发起,汉服传承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与此同时,汉服引发的争论也一直颇为激烈。有人认为穿汉服是年轻人的小打小闹,属于刻意标新立异的行为,“好像是唱戏的”;有人认为汉服虽美,但身着宽袍大袖并不利于日常行动,对汉服不置可否。更进一步来说,中华历史悠久,汉服演变过程异常繁杂,产生过数十种形态,有些服装形态来源于艺术作品,有些则来源于出土文物,究竟哪个时期的何种形制可以作为汉服的典型形态来广为传播,实在难有定论。各种看法都有道理,各种探索都有依据,但为了使汉服更加良性健康地传承发展,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做“去形式化”和“去标签化”的更多努力。
汉服应当接受革新。笔者认为,若要在当代传承汉服,除了保持其“交领、右衽、系带”等基本特征,也应接纳其发展出符合现代人精神文化及生活习惯的特点,切不可执迷于形式化。就连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汉字,自诞生以来都不断演变,古今各种字体间的差异之大,不亚于汉服与西装的形态差异。同理,若是要求汉服在几千年来一直不变,仅仅将复原历代汉服奉为正统,使“传承”仅仅止步于“复古”,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难成气候。
汉服应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汉服绝不仅是文艺作品中贵族所穿的华丽服饰,更包含了普通人在劳动时穿着的布衣,汉服可以是峨冠博带、高贵飘逸,也可以是布衣短打、朴实无华。在婚礼、成人礼、毕业典礼等庄重场合中,人们应着礼服款式汉服;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应穿着常服款式汉服或汉服元素时装、工装等。目前,市面上推出的汉服多数价格昂贵,款式偏向于礼服,而当下青年人推崇的汉服款式也多偏向于礼服,华丽但不便于行动,购买及穿着汉服的人群因此受限。应当看到,在我国投身劳动工作的人群是主体,人们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工作、学习、劳动中度过的。因此,适应当今的汉服,应当发展各种类型的常服、工装、制服等款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人们在穿着使用中领略它的多重魅力,让汉服真正地走向人民群众。当代汉服如能变得更轻便、时尚、舒适并充满文化魅力,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穿。
汉服应当传承文化血脉。随着汉服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很多“90后”及“00后”青年将穿汉服作为一种独特个人审美的体现,视作一个使自己与众不同的标签。这种对审美个性的彰显理当获得尊重,但在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汉服更应承载属于它的文化内核。中国有“华夏”这一别称,古语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服饰自古以来便与礼仪同样重要。穿上汉服虽不等同于弘扬传统文化,但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礼仪及伦理的接纳与认同,唤醒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吸纳新时代的伦理规则和精神,成为彰显中华文化的重要助力。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4-25 第2版:综合新闻 【本文责编:刘艳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