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国家级非遗项目朝鲜族农乐舞进入中国民俗学课堂
  作者:王静文   摄影/图:辽大民俗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08 | 点击数:4667
 

  2018年3月22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鲜族农乐舞进入辽宁大学文学院吉国秀老师的中国民俗学课堂,农乐舞传承人李永浩、铁岭朝鲜族文化艺术馆馆长金英珠及其团队与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共聚于博雅楼102教室。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隋丽副教授、邵凤丽副教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中,金英珠馆长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朝鲜族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以及春节和上元节的节日习俗。独特的风俗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游戏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随后,金馆长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朝鲜族农乐舞。广泛流传于辽北地区的朝鲜族农乐舞也称作面具舞,是朝鲜族的传统舞蹈。其产生之初主要是用于祈祷农业丰收的祭祀活动,表演时场面热烈,阵容庞大,人欢马跃。

  听完金馆长的讲解之后,同学们来到博雅楼外,观看李永浩等艺术家为大家现场表演的朝鲜族农乐舞。头戴象征神灵面具的艺术家运用跳步、鹤步等舞姿和技巧,以跳、哄、喊、踏地、顿足、拍手渲染气氛。欢快的音乐和独特的舞蹈将同学们带回到农耕文明欢庆丰收的时刻。舞蹈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李永浩等艺术家合影。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三位艺术家为我们现场制作朝鲜族打糕。蒸糯米、打糯米、裹豆面粉、切条、蘸白糖,同学们见证了制作打糕的全过程,领略了朝鲜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新鲜出炉的打糕,搭配具有朝鲜族独特风味的腌制大白菜,一甜一咸,一糯一脆,让在场的师生们大饱口福。

  此次活动虽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却深刻挖掘了朝鲜族农乐舞和打糕的文化内涵,让同学们通过参与其中,深切感受源远流长的朝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寓教于乐,意义非凡。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辽大民俗学”2018-03-25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讲座预告】陈泳超:太湖流域民间信仰与民众文艺的调查研究(北大,2018年4月6日周五15:00)
下一条: ·【讲座预告】车锡伦:中国宝卷的渊源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累积性、地域性(北大,2018年4月13日周五15:00)
   相关链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
·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启动·端午粽飘香,传承文脉长
·陕西渭南启动非遗进校园全覆盖·张凡:“非遗进校园”深意何在
·非遗保护,知识普及不能缺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牵手10家学校建传承基地
·非遗保护、文化认同与非遗教育·太原启动2016非遗进校园活动
·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向传统文化与非遗倾斜·系列培训计划力促传承人与市场接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