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刘巽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庆民俗?
  作者:刘巽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31 | 点击数:4224
 

  日前读到人民日报浙江分社记者写的《扶贫,别忘了“涵养水源”》一文,其中举到的实例令人扼腕——友人回农村老家参加侄子婚礼,在侄子到女方家里迎亲那天,按风俗要给女方父母献上8斤8两的百元大钞。这对普通农家而言,压力可想而知。原以为这是个案,后来在报上又看到了一则类似新闻。一位山东农民年过六旬,靠勤劳苦干过上小康生活,可由于两个儿子先后结婚,又欠下了一屁股债务,大儿子结婚,女方要求在县城买一套两居室,买一台十几万元的小轿车,再加3斤3两百元大钞(合10万元)……

  每逢新年,还颇有一些人陷入两难,一方面是一年难得回一趟家,但是另一方面则是回家要面对各种亲戚之间的送礼请客吃饭包红包,令一个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些都是多么可怕的“民俗”!这些送礼的表现方式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金,然后通过“民俗”包装,风靡四方。这种所谓的“现代民俗”既没有传统民俗的魅力,也缺乏精神内涵,但却能大行其道,其间的况味,值得再三反思。

  除了结婚、过年之外,其他的人情负担,也横亘在农民脱贫的路上。记者曾在某县做过调查,除了婚丧嫁娶要请客,还有林林总总的“民俗”名目等待着农民:诸如小孩10岁、16岁,大人“本命年”的36岁、48岁、54岁过生日;孩子考上中学、大学……这些,都要请客,请客,就要送礼;围绕逝者做的文章更多,35天、49天、周年都要搞一次。逢农历三、六、九,周末、月首都有人请客。碰上“好”日子,有的家庭几口人得分赴几家赶场,一个家庭一年几千元也打不住,收到请柬,很多人连连叫苦……这些“新民俗”,都是围绕着一个“钱”字做文章,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即便是给仙逝多年的老人上坟祭祀,很多小辈也是选择焚烧纸糊的冰箱彩电小汽车等一干奢侈冥物,声声呼喊着“您老就在天上尽情享用吧”。

  农民的“因礼返贫”,很难根治。“民俗”是个似虚还实的东西,很难用强力干预。“陋俗得靠良俗治”,其他方式都不靠谱。但是怎么树立良俗,如何让良俗深入人心人际相传?这是一道艰深的课题。从哪儿做起,窃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开始“民俗学扫盲”。

  笔者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民俗学应成为参与社会建设的主流学科》,其中说道,当今社会处于转型瓶颈期,一向被忽视的民俗学,其能发射的“微力”和“伟力”,则有可能在社会建设中担当重要角色。

  在化解社会危机和心理危机上,民俗有其独特的伟力。华东师大民俗学家田兆元教授领衔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在带领学生做田野调查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宝山当地的农民普遍保留着城市化之前的城镇和乡村的信仰底色,其中的“宅神信仰”有一禁忌:外来男女不能在自家同居。但是现在必须对多余的房屋出租,以此获益,而租房者免不了有男女同居,因此获取经济收益和传统民俗禁忌就发生了冲突。做田野调查的师生们对村民讲再多的破除迷信的道理都不起作用,他们依然焦虑。最后,倒是村里几位老人用从前“宅神祭祀”的民俗招数解决了村民们的焦虑。

  由此不妨引申开去,民间信仰、传统习俗、乡规民约之类,蕴藏着丰富的“社会管理的文化资源”,择善而取之用之,顺从民意,皆大欢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补充”。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不懂民俗学将是极大缺憾。如何善用民俗资源,不能不说是一个严肃和严重的社会课题和文化课题。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倒是道德和民俗层面,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不要小看了“乡规民约”,对村镇而言,正是这些约定俗成的一地鸡毛,维持着那里的基本秩序,让人们过上安祥而有尊严的生活。

  为什么恶劣的“新民俗”总是缺乏精神意蕴,总是“直奔钱来”?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当一个族群普遍陷入“唯钱是瞻”的陷阱时,无论创造的是什么样的“新民俗”,总是离不开一个钱字。所以,只有“宏观上建设全民精神世界”和“微观上创举健康可行的新民俗”齐头并进,才有可能让一切变得好起来。

  民俗是通向民族之根的秘钥,是解读民族性格的密码。民俗学之重要,怎么估值都不为过。所以我一直强烈提倡,它应该成为主流学科,前沿学科,成为与中国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显学”。如今的学术界,还是将民俗学视为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这是对它的价值认识不够所致。

  让我们从建立良俗开始吧,这不但关系“农村扶贫”的形而下问题,还关系“全民精神”的形而上课题。移风易俗,是一道永久的题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移”一“易”间,一个新世界就矗立起来。当我们以民俗学的内行视角去从事“移风易俗”的伟大事业时,才有可能“精准扶贫”——扶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之贫。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2018年03月03日A21: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孙正国]湖北民间叙事长诗极富文化价值
下一条: ·邱运华:扎根中华文明史,构建中国庙会学术话语
   相关链接
·[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王燏嶓]民俗功能理论视角下的非洲发展
·民俗学发展重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杨杰宏]旅游情境下民俗功能的变异
·[李丽丹]现象与功能:民俗的分层及其变化关系·[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
·[张士闪]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