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一年来,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对项目保护已经做了许多工作。然而在“二十四节气”项目传承保护的过程中,经历了文化传统从民俗到艺术的流变、传播形式从民间逐渐走向社会之后,在传承保护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固有的“顽疾”,包括过度商业化、强势品牌化和过分学术化等问题。综合此类问题,建议从做好基础保护工作、进行适当商业运作、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和继续举办民俗活动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积极保护。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问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以下简称“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人类非遗”)。自此,我国便开启了新一轮的节气文化传播高潮。随后,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被再次掀起,传承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再次成为了一项全民运动,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自然而然在其旺盛的火炉之上的又“燃”了一把(上一次是2005年申遗开始之际)。然而,在旺盛的火炉不断燃烧之余,也不免会留下一些“污染”问题,这些长期与火炉共存的问题就是当今我们面临的非遗保护问题,而二十四节气的保护自然也未能免俗。
一、从民俗到艺术:流变的文化传统
提及二十四节气,人们都会有一定的认知。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农时农耕、民俗养生,同时多数人依旧将其视为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日历。对于文人雅士来说,节气就会变的更有韵味,他们对酒当歌、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画梅数九。对于官方历法来说,测定天时、修正历法、主办祭祀、指导生产,每一样都不能少。而如今,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仅仅是气象预报的出现,便已经使得二十四节气渐渐失去了其农事生产“指挥官”的身份。毫无疑问,“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统已经开始发生了流变,逐渐从传统的民俗、农事活动向文学、艺术领域迈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十四节气”在这项职责之外的“其他”领域,却再次焕发了青春。
《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
在“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之前,关于节气的摄影、画作等艺术作品甚至民俗活动都还未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就在项目入选后数日,中国社会科学网率官媒率先报道了《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惊艳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现场之后,网络上突然涌现出了众多有关节气的艺术作品,也标志着二十四节气在艺术领域获得了极大的认可。目前,为大众熟知的“二十四节气”艺术作品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国画作者:朱樵、林帝浣)、《二十四节气》(作者:老树)、《二十四节气水印版画》(作者:魏立中)、《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作者:青简)和《二十四节气动图》(作者:石鸿昌)。一时间,这些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尽管有些作品很早便已面世),也使得部分国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再认知,对于流变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传统来说无疑是一项有益的补充与丰富。
朱樵入选《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推介资料(中文版)的作品,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