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司马迁总结先秦、秦汉历史有关“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说法,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开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这一“新空间”就包括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优势,也包括了承载多样性文化因素的各民族人民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发挥的对外“人心通”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族政策中尊重差异、缩小差距的基本理念,与“一带一路”大棋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互利共赢,是完全相通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看到有这样的说法,即践行民族政策、尊重民族认同会导致族群间的疏离感,会削弱民族团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就有对这些质疑的有力回应,可见持有这些看法不光在国内,国外也有;不光今天有,以前就有。所以,引用该报告中的话来说:鼓励多样性并不排斥忠诚和国家统一;多样性并不是剧烈冲突的根源;鼓励文化自主权并不是传统主义对人权的排斥和拒绝;多样性并不妨碍人类增长和发展。这样的论断,是意味深长的。
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人类故事”
2017年5月,习近平倡导要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的首位发言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也回顾道,“在几千年里,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讲述着遇见——民众间、文化间、宗教间、知识间的遇见。丝绸之路讲述了相互理解驱动下的人类进步的故事,提醒我们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孤立封闭的发展繁荣。”进而她指出,通过代表古老丝绸之路精神的教育、文化与科学创新等软实力连接各国人民将为和平与共同繁荣创造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软实力基本建设,为青年一代提供知识、价值观和开放的思想,让他们可以塑造更全纳、更和平的社会、掌握多样性的语言、能穿行于各种文化之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民心相通”关系密切,发掘其中的话语资源可以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基于历史文化记忆、人文思想脉络和多重身份认同的智力支持,丰富“文明交流互鉴”的学理阐释。
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为当前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已经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庄严表述中——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成为向世界发出的诚挚吁请。冲破地域或区域障碍,沟通世界、促进人类和平,一带一路倡议当能发挥积极作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能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维护人类永久和平提供什么对话资源,则是我们今天应当思考的重要话题。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是中国文明型崛起的标志。在今天看来,这种有关“崛起”的言说已经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平等对话精神构成了并不那么和谐的“强势”之声。不过,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些学者已经从尊重文化差异和促进文化间对话的视角关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问题及其发展走向。不论怎样,营造文化间对话的和谐氛围,让文化遗产成为交流、合作和相互理解的话语资源,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人类故事”,才能在地方、国家、双边或多边、区域或次区域层面改进文化间对话及和平文化建设的环境、能力和方式。写到这里,遥想跨越了数千年的古今丝绸之路,跟随先哲们的脚步,我们迎来的无疑是一次次意义深远的“旅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公众号腾云2018-01-31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