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村寨里的纸文明》首卷新书发布会在中国文联举行
  作者:乔晓光工作室   摄影/图:张冬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26 | 点击数:16856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一卷

  1月23号下午,图书《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首卷发布会暨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成果研讨会,在中国文联成功举行。此次发布会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承办,相关领导及专家参加了发布会和研讨会。

  参加发布会及研讨会的领导及专家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科处副调研员王彦,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青岛出版集团原副总编高继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孙建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敢,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俊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勤芹,青岛出版集团艺术出版部主任申尧。会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主持。

  陈建文说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涵盖范围很广,民间文艺涉及到各类工艺,剪纸艺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剪纸艺术是一项民间艺术,也是一项民间文艺的产业;剪纸艺术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重要内容的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对各民族剪纸艺术的研究、梳理、田野调查是对我们国家剪纸艺术发展的梳理,会对当代剪纸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协助支撑作用。总书记讲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无地可转,可见田野调查基础性的协助支撑对这门艺术的发展,乃至对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

  杜越讲述了三点体会,首先这是一份田野调查,植根于中国大地,植根于村镇普通人生活当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这份成果是科研的重要总结,也是对艺术的贡献。第二,2014年,习主席首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提出了新的文明观,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世界艺术宝库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何能使中华的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需要更多的像乔晓光老师这样的艺术家,把艺术作品植根于中国广袤大地,植根于生活,更加系统生动的推荐给世界。第三,文化自信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还有对真正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呈现,这种创造性着眼未来和全球。

  周由强提到,首卷本图文并茂的资料,是艺术和理论上的梳理,反映出民族的审美倾向和心理结构。非遗传承人是这一方艺术沃土的守望者和耕耘者,乔老师和他的团队也是民族艺术的守望者和耕耘者。《村寨里的纸文明》的传承大家有目共睹,但社会里存在更多的是产业冲动,经过这样的研究,经过理论上的过滤和沉淀,会产生更多艺术的激情,如果将艺术激情和产业冲动结合,这种研究的前景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是相当广阔的。

  向云驹认为这套书是少数民族剪纸第一次完整的、弥补空白的亮相;没有长期的调研,没有第一手、丰富的材料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样集中规模的大体量工作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随着民族的发展,中华文明中的少数民族文明逐渐地出现、成型、定型,我们的剪纸文明培育了多民族的文明。另外在纸文明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中国形成了多元格局,通过剪纸的样式体会到多元一体,也印证了多元一体伟大民族文明的定律。少数民族剪纸呈现的是美术史或者文化史上对剪纸艺术最前沿、最科学的方式。《村寨里的纸文明》改变了过去完全从纯美术角度对于剪纸艺术文化的整理,把美术学、文化学、人类学多学科整合起来,这个学术成果应该说填补了人类学上的空白,也填补了美术学上的空白,这是剪纸艺术研究或者剪纸美术研究突破性的成果;对传承人的家族史、传承史、传承记忆都有很好的呈现,对于今后汉族地区剪纸成果的整理、研究、调查具有启示性和启发性的。剪纸,一方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服饰鞋样,西北敦煌出土的唐以前或者唐代的剪纸大多数是以纹样样式留下来的,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个体现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是宗教信仰方面的运用,民间信仰有很多呈现,很多方面都不断地证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在功能性和样式的分层分类上都暗含着共同性、统一性和民族个性的辩证统一。

  《村寨里的纸文明》成果内容丰富,得来不易,当然由于语言的隔阂,还有很多地方不详还需要深入,这也为今后各民族调查深入提供了一个索引、路径、窗口,也会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剪纸文明的整体、层次的宣传、推介。

  高继民提出《村寨里的纸文明》体现的是文化的DNA,是和剪纸相关的文化符号、文化诞生与文化流变;我们国家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和文艺的研究也进入了新时代;总书记讲伟大复兴,文化和文艺的复兴也进入了新的时代,艺术家们越来越去除了浮躁、功利,越来越沉浸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感谢2016年乔教授把这个任务交给青岛出版社,经过近两年的时间终于把书做完;乔老师学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用最直观、最土、甚至当地民族的拼音进行描述,作为出版物,既不能大改也不能不改,要维护出版的严肃性和通顺性,反反复复,一个本子起码要四五次反复,这套书的出版相当不易,也希望和乔教授在文化积累方面继续合作,继续努力。

  张敢提到他个人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过程,回归传统根的愿望,说到乔老师这种系统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充分展示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多元特点,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多民族国家文化组成来源的丰富性。为什么会有文化自信?自信是哪来的?这和对自身文化的认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对自身文化缺少理解,也对外来文化缺少了解;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是基于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深入理解。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誉问题,美术鉴赏已经变成了高中的必修课,美术鉴赏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民间美术,人教社的美术鉴赏里专门设了民间美术的部分,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在中学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对文化自信有根基。这样一套书基于深入的学术研究基础,深入浅出的讲解告诉中国的孩子们,民间也存在着美,这些美怎么体现,我们文化里的多元特点。

  民间艺术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怎么存在下去?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存在于乡间老人的剪纸,能不能进入到城市生活?能不能进入到日常生活当中?能不能产生效益?能不能成为活态的?这都是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它成为活态的时候民间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把里面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向年轻人传播,让他们理解。现在谈美术教育时会发现综合类大学跟中国文化之间的隔膜,怎么样让中国文化真的在日常生活里富有生命力的传承下去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们潜心专门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样的制作会让民间艺术以更有生命力的状态存活下去,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生根繁荣。

  张晓莉代表文化部非遗司对《村寨里的纸文明》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31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剪纸就是其中一项,形形色色的剪纸蕴含了我国丰富而多样的文化内涵。乔老师系统地梳理民族剪纸的文化现象、梳理民族剪纸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填补了我国多民族剪纸系统研的空白。这部专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她同时提到,乔晓光老师总是能够站在传承人、民间老百姓的角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这值得非遗保护工作者尊敬和学习。

  王彦提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项目申报数量不断地在上涨,2017年突破了3000项,现在没有结项的在研项目各类超过了1000项。艺术学是在文化部单列管理的学科,艺术学研究面临着重立项轻结项、学术浮躁的问题。乔老师历时十六年不间断地探索发现,呈现出国家33个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八卷本近一百多万字、近万张图片学术成果可以成为艺术学研究的典范。

  安远远回忆道,小时候在陕西所有的小女孩儿都会剪花儿,是娱乐也是一种训练。这些剪纸纹样的实用性和民族文化的图腾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剪纸研究可以看到文化和民族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背后的民族习性和民族生活状态、思想精神状态。

  1985年的时候父亲在宝鸡市群艺馆当馆长,宝鸡地区的民间艺术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展出时,自己帮着在宝鸡地区采集剪纸、箱包、布制品、木板年画。民间艺术也是现在关注的对象,中国美术馆藏品一半差不多都是民间艺术品。这次《村寨里的纸文明》研究成果对田野调查、传统文化口述历史和文化符号的使用与民族关系做了细致的表述,用学术科学的方式呈现这样的成果是新时代里学术的进步,也是为民族文化复兴最基础的贡献,这种基础的贡献才会使每一件民间艺术品有机呈现出来。讲清楚作品背后的故事就是对民族习惯和民族性格培养的基因传递,就可以找到体系和谱系,这样才能对文化跟民族传承支脉找到相应的联系,这样的工作特别值得肯定。不孤立的看待一个艺术作品,是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是现在美术馆、博物馆教育传播重要的方式。中国美术馆有很多民间艺术作品的收藏,民间艺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待于加强,从现代艺术策展和呈现方式来看,一定要有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梳理,才能使艺术的形象感动观众。

  孙建君提到,剪纸是被大家认识最早的一个民族艺术样式,被引入到木刻当中。当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要建立国家级的非遗代表作名录,为什么要搞这个?其中有一条就是提高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整体性与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体现了民族智慧、文化生命力、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剪纸在信仰、生活、生产民俗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我们对非遗的定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每一幅民间剪纸我们可以不了解,但不要轻视它,背后一定有一个深刻的内涵和内容、寓意。现在全国各个院校开展了很多非遗的培训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精神家园的研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王建民提到中华文明其实是多元复合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这个项目强调对社区的调查,强调把民间美术的事项和社区整体的社会文化关联起来。有了这样的田野调查,剪纸艺术的研究和剪纸文化传承护就能联系在一起,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乔老师团队的实践,其实是把图像和社会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怎么看剪纸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问题。乔老师的研究实践是理论性的实践,包含理论性,从图像到图像志到图像学,包括从图像感知到图像的象征意义的探求。

  苏荣誉说到,新世纪大家在反思保护非遗的路径,现在很清楚的是第一项就是记录,乔老师和他的团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记录了少数民族的剪纸作品和工艺,这是一项值得称道的保护工程。一项工艺或者非遗为什么要保护?这个问题在西方世界也面临很大的争执,现代化的趋势能阻挡吗?未来世界图景怎么样?我们怎么把历史和现在整合起来?伊斯坦布尔会议时,保护的基点落实到了创新,我觉得这是文化遗产最大的价值。剪纸这项技术和艺术很容易普及,进入大家生活视野,又具备审美趣味,最重要的是反映各地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物质的艺术和技术的表达。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品,其生产和创作怎样推动造纸技艺的发展?我没有看到这样的研究。当然我们知道织锦的图案和工艺是具有密切联系的地方,这是技术发展、发明和审美互相统一的统一体,将来怎么走向深入,这是值得做的。今天的工作是一个阶段新的起点,希望乔老师再接再励,把研究工作导向深入,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个材料。

  宋俊华认为,学美术的人肯定只看到非遗项目里美术的东西,《村寨里的纸文明》实际是用很全面、很宏大的视角在看非遗,而不是局限在美术的层面。对于剪纸而言,不仅是剪出来的东西是什么,而是怎么剪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剪,在什么情况下剪;这本书展现了剪纸和剪纸所在的生活环境,也就是生态概念,揭露了剪纸在少数民族村寨的生存状况以及和生活信仰的关系。乔老师采用合作团队“作战”的方式,对于开展非遗研究很有启发性,这个团队是星星之火,将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会分布到全国不同的高校,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也在尝试用这种方法,通过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把非遗的工作推动起来。剪纸后续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书树立了很好的起点,从剪纸角度谈到了社区和村落,如何把剪纸和相类似的艺术横向比较;同样一个图案存在于剪纸、青铜器、陶瓷和木版年画,如果把这种图案能形成类比的数据库,对于了解图像文化背后基因型的东西有重要意义。

  施爱东认为过去没有看到过“纸文明”这种说法,这个概念里包含了很多的内涵,不仅是做单纯的调查工作,还进行了很多深入的思考,不仅把剪纸当成一种艺术来看,更是当成一种生活的文化,所以在序言里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文化是多元的。多元其实体现在很多方面,一般我们说文化多元的时候都是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文化,哪怕是同一个社群里也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乔老师所做的是不断地往深里挖,同一个民族、社群里,同一种艺术门类里其实还有很多的多样性。过去我们说的剪纸更多的是一张平面上,局限于技术;用乔老师纸文化概念来看,这个纸其实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多种多样的形态有的时候没办法用实物保存下来,需要借助于现在的技术手段把影像资料留存下来。同样,每一个时代承载的文化样式是不一样的,《村寨里的纸文明》则是将其调查和记录下来。说到技术手段的进步,过去只有保存实物和印刷的方式,到现在图像更多了,未来随着纸本出版物式微,电子出版物逐渐的强势,在往后的调查当中能不能加强影视拍摄,借助于进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深入的做研究,这些资料保存的意义和价值,未来上百年如果我们能活得到,大家会发现,这一本会比很多理论著作能保持的生命力强得多。

  乔晓光做总结发言:民间美术虽然是生活、生长在乡村,但没有全社会的关注,比如非遗的启动,民间文化可能就会边缘化,就消失了。非遗的成功首先是在民间文化的身份上给予确定,使它登上历史舞台,人们开始关注它,关注的同时,它们在消失、濒危、流变。过千年、五百年的遗产在中国比比皆是,到了新世纪非遗时代和文化遗产时代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有预测;新世纪前三十年是中国所有非遗原生文化物种最后或者最佳的抢救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可能就进入流变期了。

  我们这个团队很棒,感谢每一个人的付出。我们不重要,八卷本永远是村寨故事,把这个故事讲好,让生活开口说话,讲最真实的中国故事,我们只是把这个故事推向社会,推向历史,推向专业领域。让生活、老百姓和传承人群开口说话,我们不随便发言。我们调查了33个民族,没有一个民族叫剪纸;“剪纸”是书面语言,但和具体的地域文化、称谓没有关系,“剪纸”是后来的、晚生的甚至是派生的,民间的词有些是名词,有些是动词,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表述。通过传承人群,通过乡村的日常生活发现了艺术和人,艺术和神,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日常生活,艺术和物质,艺术和生、死,艺术跟结婚生育等等。剪纸是生存的艺术,艺术在生活中要生存活下去就跟植物一样,要吸收阳光、空气、土壤、水分,这就是文化生态的意义,也是村寨剪纸生成的缘由。

  从剪纸的事物到认识剪纸的事实,从简单表层的事物到艺术的事实,花了三十多年的田野认识;中央美院和剪纸的缘分,我是第三代,我老师的老师在延安鲁艺时就搜集剪纸,当时用农民的语言进行创作,延安木刻就是那时民族化的高峰。用人民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讲乡村的故事,讲革命的故事。我的老师非常重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他们把农民作为老师,把乡村作为课堂,采访、学习、创作,这些都在生活中发生。一手拿剪刀,一手写文章,能文能武,这也是中央美院民间美术专业的传统;我们这一代很幸运,进入到大时代,非遗开始成熟,我们开始进入到方法论的探索。

  今天最遗憾的是没有请到非遗传承人,很多基层的文化干部,他们一辈子默默无闻,但他们最了解生活,他们知道哪好给我们当向导。我们为什么走丝绸之路,因为我们发现的早期剪纸文化就在丝绸之路,剪纸这样一个早期文化存在的事实不是你去创造的,而是就在那儿存在的需要你的发现。传承人,年轻的婆姨,年轻的后生,基层的文化馆干部,包括地方、民协和文联的都在帮助我们,应该让他们坐在这儿讲讲他们的故事和艰辛,文化传承人的后代包括很多走不出来的奶奶,这些故事感动着我们,要让这个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剪纸故事。一个物种能传承上千年一定有深层的人性、文化、宗教的意义、魅力和价值。剪纸把我改变了,我成为很有特色的、来自本土的艺术家;剪纸是有方法论影响的,我考上中央美院老师告诉我,剪纸就是本源哲学,就是本源文化,就是民间的“素描”。这对我触动很大,一路走过来不仅仅是付出,我一直在收获。真正剪纸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学研究以及拓展研究都没有开始,我们的学术教学八字方针——具体、关联、整体、拓展仅仅做到了靠近具体的边缘,很多事情刚刚开始。

  项目实际上是三年,项目之后我们坚持了十六年,把基础田野文本做起来;下一步丝绸之路有一千年的文化遗产和遗存需要整理。十六年发现了什么?

  第一、发现村寨活的纸文明,不同民族是多样的,同一民族也是多样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类型,反映在服装、头饰、语言、歌唱、舞蹈、谱系…多样性呈现出中国的特色,发现村寨活的纸文明,发现了文化多样性,这个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我们需要不断走进乡村这个课堂,拜民间为师,诉说事实,把事实讲给生活,讲给社会。中国的文明不仅仅是考古的、李白和杜甫的,中国还有村寨里的活态文明。

  第二、我们发现了文化信仰对艺术的作用,没有文化信仰就没有艺术生成,我们也发现在西南地区调查最明显的东西就是当日常生活消失的时候,信仰成为支撑艺术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这个信仰不是大一统的,不是简单的儒释道,民间的信仰是来自于本民族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有些文化信仰还关联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我们要找到一种途径进入,通过艺术发现更多元的文化生态。

  第三、中国的文化物种是丰富多样的,通过剪纸这样的物种体现出了纸文明的生成、发展、传递和交融;从剪纸这样一个文化物种、存在的事实进入,对它进行研究、保护、发掘,我们发现了文明的特性,保护的基础是对文化物种整体的认知和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在创新,创新和创造性的发展也是传承的重要途径。21世纪前三十年中国抢救文化物种时期,把濒危的文化物种记录下来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丢掉了文化物种的创新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进入文化遗产时代,我们建立了平台呼吁教育部能推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设,推动真正的高校文化遗产物种抢救的介入;实际上新物种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西方的舶来品,老物种就是新物种的土壤,土壤越深厚越丰硕,新物种才能越创新,抢救物种关系到本世纪未来五十年。

  第四、大学和非遗,中央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学科一直在坚持,我的老师杨先让、冯真、靳之林老师创立了民间美术系,这是开天辟地的,中央美院把学科坚持下来了,但真正的大学和非遗的深度参与怎么办?比如培训、抢救、发展、创新的问题,都涉及到大学和非遗深层的介入和专业化的发展,许多非遗的物种作为社会的发展可能要濒危,许多事情有待真正的开始。中央美院做了剪纸陈列,开了三十年的剪纸课,培养了中外很多学生,我们有很好的经验,从零开始教创作,中国不仅可以把自己的非遗做好,也可以把中国的非遗传向世界,用中国保护非遗的技术为其他国家做贡献。

  第五、中国剪纸和世界剪纸的关系:我们的剪纸是世界剪纸的原乡,在多民族剪纸田野调查当中,我们剪纸是世界文明的现象,现代剪纸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存在,在墨西哥、波兰及南亚地区的国家还存在着民俗剪纸传统;剪纸分现代形态和传统形态,这在全世界是普遍的现象。在大的文明转型期,中国怎么能在抢救自己文化物种的同时,保留世界剪纸原乡的文化传承,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使命。

  今天,我们可以告诉世界,中国剪纸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状态。从考古发现、文化分布、民族区域来看,中国剪纸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完整的文化生态存在。在今天中国不断发展强盛的时代,通过中国剪纸个案,跨民族、跨区域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同时,我们对剪纸的研究也打开了朝向世界的大门,我们正在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化自信的未来。

与会专家合影


  图书信息:

  背景资料:本项目系“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2009-2012年)》(项目编号:09AF006)结项成果,项目主持人为中国民协副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图书《村寨里的纸文明》全书共八卷本,共计100多万字,近万幅图。图书以村社活态文化研究为主要方法,每个民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展开田野调查,汇总29个少数民族的田野调查文本编纂成书,呈现不同民族村庄活态文化视野下的剪纸传统。目前,图书一卷本已公开出版发行,其余七卷已完成排版工作,正在进行最后的校对,计划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出版完成。

  书名:《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

  主编:乔晓光

  出版发行:青岛出版社

  八卷本民族分卷:

  第一卷(已出版):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

  第二卷:藏族、羌族、彝族

  第三卷:苗族、仡佬族、布依族

  第四卷: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水族

  第五卷:毛南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畲族

  第六卷:藏族、土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第七卷:满族、鄂温克族

  第八卷: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8-01-25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书讯|《多元一体视阈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
下一条: ·“河南风俗志”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相关链接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汤健敏]节日结构中民间艺术的传承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
·[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
·[程启芳]楚州十番锣鼓的审美经验研究·[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林德山]从资源到资本: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段枚伶 左红卫 王雨心]新疆哈密市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调查研究·[左红卫 冉小芳]从《新疆日报》看民间剪纸在新疆传承与发展的轨迹(1952-1999)
·[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于富业 管仲]“我他边界的消失”
·[冉小芳 左红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剪纸艺术调查研究·[林安宁]基于共时研究的傩定义与范畴新探
·[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曹贝贝]浅论剪纸的题材风格及传承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