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为博物馆“热”叫好
  作者:天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2986
 

      随着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走红,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一下子成为市民热捧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某在线旅游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初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游客上升了50 %。另有数据显示,元旦小长假南京博物院的参观量达到了6 . 6万人次,较平时有了大幅度增加。随着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迎来游客入馆参观的高潮,一股“博物馆热”似乎正在悄悄形成。

      说到博物馆,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年受到国内外游客追捧之外,其他的地方性博物馆却大都是旅行社所开发旅游线路上的冷门,鲜有游客主动选择把某个博物馆当做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计划当中的重点一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部门也尝试推行了诸多政策免费开放等,虽然吸引了一部分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寻宝” ,但总体的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历朝历代文物遗存的地方,不仅仅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和意义,还承担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是让一个国家的国民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不可替代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说,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更显得弥足珍贵。博物馆收藏和研究这些文物的最大目的和使命,也就是把其展示给世人,让参观者自觉地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下去。

      如何更好地传承是当下业内思考的问题。而前提是,公众能够自觉自愿地走进博物馆,走近这些文物。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公众不愿意走进博物馆、亲近历史文物,那自然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是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给予改进和推动的。而如今的一档电视节目点燃了大众的“博物馆情” ,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 ,无疑是令人兴奋的。

      我们也要看到,之前一些地方的博物馆之所以受冷落,和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及展示方式滞后也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电视节目,邀请明星参与,展示珍贵国宝的形式让很多博物馆也受到了启发,开始在文物的展示陈列、对游客的引导和服务上开始了新的探索,这必将为正在形成的“博物馆热”再添一把“火” 。用更多吸引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这些有效的实践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更期待“博物馆热”在未来将由被动引导变为主动自觉。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1-5 第一版:要闻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让敦煌文化在数字时代更加璀璨
下一条: ·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举办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蒋愔澄]非遗工艺展览策划研究·[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刘国庄]梅山民俗文物收藏及其现状研究
·[刘蓓]省级非遗馆建设理念、标准与路径·[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毕常新 梁莉莉]物质遗存与共同体凝聚:一个乡村民俗博物馆的微观叙事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孙芳]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
·[王晓葵]从“文物保护”到“遗产化”时代·[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郭飞 赵岩]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楹联与场所精神探究·[杜韵红]作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论的博物馆现象研究
·[胡亮]日本文化遗产的解构与重构实践·[席建立]消褪不了的常州梳篦魅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