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结语
民俗学作为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似乎更应被划为人文学科而非社会学科。根据刘魁立先生关于民俗研究对象的划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都是其中的重点。但就民俗学家们的专长来论,精神民俗或民间信仰才是更能发挥其研究特长的领域。为此,开设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专业的各大高校在设计相应课程时,理应更加关注民俗学学科的特殊性,将包括民间文学、神话学、民俗学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在内的各个内容加入其中。根植田野工作,扎实学好民俗学经典理论,利用人类智慧已经照亮的道路而不迷失于五光十色的各种理论范式,这才是学科建设与课程设计的初衷与目的。
刘魁立先生作为我国民俗学界第二代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开拓视野及极具拓展性的思维,为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及民俗学教学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早期留苏博士,他以自身丰富的求学、田野经历,将当时国外最为先进的民俗学理论介绍到国内供相关学者使用;作为黑龙江大学高校教师,他努力完成民间文学及相关民俗学课程的授课任务,培养具有民俗学视野的学生。在此期间,他还努力参与到东北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之中并做出相应的成果;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他主持或协助编撰了一系列国内外经典丛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原始文化名著译丛》等套书都是在此期间完成的;作为精通俄语的专家,他先后翻译了《列宁年谱》二卷及恩格斯的早期著剧作《列恩齐》,后收录在《马恩全集》第四十一卷;作为中国民俗学会创会秘书长及前任会长,他规范了学会的一系列制度,努力吸收民俗学界翘楚加入其中。此外,他还创立了亚洲民间叙事学会,为研究东亚民间故事传统搭建了便利的交流平台;作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为抢救、保护、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财富,依旧奋斗在文化工作的最前线。
可以说,当今中国民俗学的教学与课程建设,离不开以刘魁立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民俗学家的共同努力。在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今社会中,通过回顾刘魁立先生的个人学术史及相关的论著,对于更好地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民俗学人才的民俗学课程无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原载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04期,详细注解请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