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魁立先生作为早期中国民俗学界少有的具有留苏背景、精通俄语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在中国民俗学教学与课程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授课、演讲、招收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到民俗学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工作中来,开设了包括“中国民间文学”“民间叙事学”“欧洲民俗学史”等在内的多门课程。以今为界,刘魁立先生20年前的学术思想及相关成果集中收录在《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中。由点及面,梳理该论集的相关学术脉络,对于更为全面的把握当前民俗学教学与课程现状、制订更为合理的民俗学人才培养方案,多有良益。
关键词:民俗学;刘魁立;教学与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焦学振(1988-),男,山东济宁人,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俗学史。
钟敬文先生作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在民俗学学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中后期,尤其是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早期著名学者相继过世后,钟老成为我国民俗学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优势资源,在钟老的力荐下,刘魁立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导师,参与到民俗学教学实践之中。
刘魁立先生长于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兼任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开授“欧洲民俗学史”“民间叙事学”等课程,系统讲授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欧洲诸国的民俗学史相关内容。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作为学会首任秘书长,努力融入到民俗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中去,积极参与学会组织的各类培训任务。如,在《民俗学的概念和范围》演讲稿中,系统论述了民俗学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工作的相关问题。此外,刘先生长期关注民间叙事学、民间文艺学等内容,对于这些学科理论的建设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一、刘魁立留苏经历
刘魁立先生1934年生于日本铁骑统治下、距昂昂溪市(今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10公里处的“西屯”,出生后不久,即随父母定居至海拉尔市。1950年,在保送入读高中两月后,进入了军队系统所属的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学前身)学习俄语。俄专毕业后,刘魁立先生留校从事俄语语法教学工作,但没过多久,又被转送至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进修,并于1955年以留学生身份被公派至莫斯科大学留学。
在前苏联留学期间,刘魁立先生将很大的精力花费在了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研究之上,拉慈克教授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契切洛夫教授的俄罗斯民间文学是他最爱上的课程。本科二年级时,他坚持完成了以民间故事为题的学年论文,此后连续利用寒、暑假期从事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工作,这在当时的各国留学生中是少有先例的。
1956年年初,刘魁立先生跟随鲍米兰采娃教授下乡调查,考察了前苏联伏罗涅什州安娜区老托以达村,这也是最著名的民间故事家科洛里科娃的家乡。调查结束后,针对调查期间的心得体会及相关的田野资料,提出了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中的“忠实纪录”原则,并于1957年在《民间文学》杂志上刊登了题为《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形成了关于民间文学搜集工作标准的大讨论,以“搜集工作一字不移”为主要论点的这篇文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很多负面评论,甚至连钟敬文先生都被牵扯其中,被认为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而受到了不公的批判。由于时空的距离,这些批判并没有使他意识到与自己的关系,继续高效地进行自己的学术活动。
除老托以达村外,刘魁立先生还到过很多农村进行民间文学调查工作,如曾前往临近芬兰边境的卡累利亚地区寻访几近消亡的民间史诗卡雷瓦拉的踪迹。这些田野工作也为其后期开设“欧洲民俗学史”“民间叙事学”等课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选修托卡列夫教授的“世界民族学”、梅列金斯基教授的“史诗原理”“神话诗学”等课程,坚定了其将民间文学作为专业的决心,并在由莫斯科大学本科生转为研究生时,继续坚持了这一专业方向不变。研究生期间,刘魁立先生先是跟随契切洛夫教授学习,在契切洛夫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后,又改投鲍米兰采娃教授门下继续研究民间故事。读书过程中,他极为敏感的将中国学术发展状况与俄国民间文艺学的历程进程进行对比研究,构成了其关注的领域之一。1961年,在选定将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民间故事作为研究对象,并完成了题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的民间故事中的现实与幻想问题》的学位论文答辩后,刘魁立先生获得了莫斯科大学语文学副博士学位返回祖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