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俗学田野教学的应有追求
赣南师范大学一级学科社会学下设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三个二级学科方向,在学位必选课中开设了田野调查课,分别为“社会学田野调查”“人类学田野调查”“民俗学田野调查”等课程,将田野调查实践纳入教学的必修环节。要求研究生在白鹭基地调查不少于半个月,相当一部分授课课时必须在基地完成。这种课程计划和设置保证了研究生在白鹭基地的课时数量。
民俗学应该是田野之学,民俗学教学也应该进入田野。田野教学旨在创新民俗学教学观念,将田野视为广阔的民俗学教学的课堂,构建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充分利用田野教学基地和丰厚的赣南客家民俗教学资源,不断积累民俗学教学的田野实践经验,促进我国民俗学学科的教学体系建设;同时,将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凝练白鹭基地的田野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方法,以规范的田野训练促进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独立开展田野作业能力的提高,也为白鹭古村的建设提供民俗学的实践经验。
具体而言,白鹭基地民俗学田野教学实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意图:
1.引导研究生积极投入田野学术实践。
这是由民俗学学科目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民俗学专业的教学重在树立研究生的田野视阈、田野意识、田野情结和田野立场。不论师生,都是民俗中人。民俗就在研究生身边,研究民俗首先要经历民俗。[4]田野基地为研究生时刻出现在民俗的现场提供了可能性。研究生查阅文献和网络资料、实地调查、拟订提纲、撰写当地民俗调查报告的全过程都置身于田野当中。将书桌搬到田野应该是提升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最高境界。
2.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俗学田野作业课程名不副实的状况。
以往的理论思考面对的是相关学术成果和资料,让研究生潜心于面对面的研究对象即“他者”当中的学术实践则是民俗学教学的一场革命,民俗学教学真正回归到生活的本原;这种回归超越了观念、范畴和理论,而是落实到学术实践和具体环节。当然,上民俗学田野作业课程大多都要到乡村或都市社区进行调查,但这种田野大多是临时的、不可持续的。基地的建设则改变了田野状况,基本排除了不可预知的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古村白鹭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彻底扭转田野作业课程仍在教室讲授的局面。
3.注重人文情怀的养成。
以往民俗学教学侧重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输,强调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其实,民俗学学科的独特性还表现在能够给受教育者灌输人文精神和伦理观念。民俗学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课程,以体验、经历、感悟、理解为教育宗旨。[5]在田野作业课程改革中,注重让研究生品味古村白鹭的民间生活意趣与文化蕴藉,从而激发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关注和理解的渴望,聚焦白鹭古村客家人的生存命运。在内心深处释放出对村落文化的礼敬和热爱村民的情感,从而使爱国、爱民不再抽象,高远的学术志向转化为“眼光向下”的民间立场。
4.构建生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评价标准与其他学科并无二致,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依据。既然教学场域发生了变化,就需要有相配套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体系改变了教师的唯一性,强调评教主体多元化、评教方式多样化,评教内容深刻化。评教主体多元化指教学过程中让村民、同学都参与到评教中来,营造开放宽松,师生互动,学校、村落兼顾的评价机制。评教方式多样化指采取师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村民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生田野绩效进行综合评定。评教内容的深刻化,指在关注研究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研究生应用民俗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显研究生融入“他者”当中的深度,将兴趣、信心、态度、学习幸福感等隐性要素纳入评价指标。
在实现以上四个方面教学意图的过程中,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田野课程确立了非常明确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
(1)更新理念。民俗学教学真正落实到田野,融入民众生活。让贴近民间、深入民众成为研究生的一种学术态度和生活理想,从而达到理解民俗学教学真谛的目的。民俗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研究生们理解民众生活,说明民众如何这样生活。其教育指向是体验、感悟、理解和认识。所以钟敬文先生说:“民众有自己的审美情怀,民俗学是一门有情感的学科。”[6]
(2)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赣南客家民俗特色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和田野中,利用丰富多样的现代化数字媒体教学手段,呈现和阐释客家民俗的内涵、社会意义,使贴近生活、富于创新的教学内容与生动的光影语汇相结合,突出民俗学学科教学的手段和独特性。
(3)创建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依据教学方案,白天师生一道进行田野专题访谈,体验村民的生活方式,晚上一起探讨,共享田野心得,营造出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教学氛围,彻底改变了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格局。在田野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师生共同成长。
(4)把教材编写纳入教学环节。组织师资力量投入民俗学研究生教材《中国民俗学基本问题》和教学参考书《民俗学田野作业与田野基地建设》[7]的撰写,使之成为田野教学理论生发的标志性成果。在编写过程中,组织研究生进入田野搜集相关资料,并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修改讨论,就编写中遭遇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发表意见。在田野实践的层面指导研究生思考和解答民俗学的一些相关理论问题。
(5)以先进而又科学的田野范式为教学抓手,师生共同开展田野作业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规范教学步骤和方法。培养田野教学师资队伍,编制民俗学田野教学教案,确立民俗学田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技术,制定白鹭民俗学调查基地和民俗学数字实验室的教学使用规则和流程,编写田野作业教学手册,总结民俗学田野作业基地建设的经验等。
(6)为民俗学学科回馈社会、服务社会提供经验。白鹭古村基地的建设不仅出于民俗学教学的需要,也为民俗学学科参与古村落建设提供了契机。有意识地承担高校为地方服务、回馈社会,“产—学—研”一体化的重任。在村落民俗旅游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及村史馆建设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专业智慧和投入。这是对钟敬文先生从“历史学”到“现在学”主张的最好回应。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