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
——以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为例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7647
 

摘要:借助于白鹭古村教学基地,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创新民俗学田野教学手段,探索出体系化、规范化的田野教学模式。从田野出发,又回归田野,整个教学过程均在村落中展开。引导研究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水平和研究生的田野实践能力。基地建设构筑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教学平台,有助于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形成整体观的学术视野。白鹭古村一旦成为学术持续关注的目标,便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萌生强烈的村落保护的意识和愿望。

关键词:赣南师范大学;白鹭古村;基地;田野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万建中(1961-),男,江西南昌人,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民俗史、民间文学学术史。


  民俗学学科主要学术手段是田野作业。民俗学应该是田野之学,民俗学教学也应该进入田野,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田野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过程,贯穿民俗学教学的始终。提高研究生田野作业理论和实践水平,是促进民俗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尽管学界对民俗学田野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都有共识,但关于民俗学田野作业方面的讨论或论述并不多见。在实践层面,对如何开展田野作业的教学却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高校民俗学专业开设了田野作业课程,但田野实践并不充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不断积累民俗学教学的田野实践经验,充分利用田野教学基地和丰厚的赣南客家民俗教学资源,创新民俗学教学观念,将田野视为广阔的民俗学教学的课堂,探索出值得推广的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

  一、构建田野作业实践教学平台

  规范的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的“成年礼”,[1]注重田野作业对民俗学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让研究生学会用规范的民俗学田野范式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保护民俗事象成为民俗学课程教学的重点。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为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2011年,民俗学专业申报了“民俗学田野基地建设”项目,得到中央财政100万资助,经过数年努力,建成了“白鹭古村民俗学田野调查基地”。基地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划分为工作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个功能区,是全国高校首个集田野调查、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民俗学实践基地。目前,这是我国高校唯一的民俗学田野教学基地,也是中国民俗学会挂牌的研究基地。之后,为了满足民俗学教学的需要,又建立了一个省级民俗学数字实验室。为配合田野调查基地和数字民俗实验室工作的展开,该校以研究生为主组建了一个校级社团——民俗学社。2014年8月,立足于民俗学国家级白鹭田野调查基地,以“民俗学田野作业和田野基地建设”为主题,赣南师范大学举办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名师(井冈学者)引领——民俗学课程教学与科研团队的培养和建设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总结民俗学田野作业最新成果的同时,探讨了民俗学田野基地建设的前沿趋势,该班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该校民俗学学科点在全国的影响力。最近,学科点推出了“客家与民俗”学术丛书,共10部。这一系列的成果和努力使以田野作业为抓手的教学创新具有先天优势和比较丰富的经验积淀。

  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的实用性方法之一,也是民俗学者深入民众的路径。田野作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那就是地方性。地方性等同于独特性,这种特性是由社区和社群共同生产、制造和流传的,类似于格尔兹所谈的“文化之网”。[2]这种网带有排他性,同时也蕴藏凝聚力。生活于“文化之网”下的民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历史记忆,这种体验和记忆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群体的基因。民俗学者对于地方性的探索就是对这些记忆和体验的过程。他们把自己想象为这一群体的一分子,努力融入到这一群体当中,和当地人“同吃同睡同劳动”,以求展现在学术文本当中的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非虚构想象的产物,这是民俗学者对于学问的坚守,也是他们对于被访谈者的承诺。

  基于这样一种田野理念,民俗学教学就需要有相对固定的田野基地。白鹭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又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这里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以及浓厚的客家传统。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善、集中的客家古村落之一。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颇具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古色古香的青砖黑瓦建筑群落,多为明、清两代所建,错落有致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喝擂茶”“剁鱼丝”“烧芋头丸”、给病人“喊夜唱惊”“迎彩灯”“抢打轿”“烧瓦塔”等赣南客家民俗风情,构成了完整的客家民俗体系。另外,该村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秉承“农而优则商,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农、商、学并行发展,夯实了古村比较稳固的物质文化基础。白鹭古村所传承的民俗文化生态极为优越,几乎聚集地了客家族群所有的民俗生活方式和历史文脉要素,拥有一般村落或社区所不具备的文化积淀和民俗样态,委实是一座活态的民俗传统的博物馆。因此,将白鹭古村打造为全国首个民俗学教学实践基地,完全可以满足民俗学田野教学各方面的需求。

  白鹭古村田野基地建设前后历经7年,从民俗学田野教学的实践情况看,至少已经产生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田野效应:第一,白鹭古村历史悠久,保存了民俗学田野教学可以利用的丰富的历史资料、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仪式表演、各种民俗活动,既积攒了充足的文献资源,包括族谱、村志、碑刻等,又有利于师生搜集第一手资料,为师生的田野调查和书写提供了各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二,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基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田野成果。在进入田野调查前,民俗学专业学生可以阅读已有的相关田野书写,梳理白鹭古村的田野学术史,建立必要的田野预期,同时构拟属于自己的论题方向。避免了没有任何学术目标进入到“想象的社区”,闯入“他者”的生活世界。第三,研究生在进入田野调查前已经较为系统地接受了民俗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训练。在进入基地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将所学理论、方法直接运用到田野当中。参与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学术过程都在田野中完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礼”和田野作业。第四,民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于“人”的关注。确立田野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要走进“他者”的世界,倾听“他者”的诉说,尊重“他者”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同“他者”进行平等对话。[3]由于有自己固定的居所,为自我和“他者”的交流和融合给予了充足的时空。民俗学专业师生可以从容地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并为当地人所接纳。学科点委任了一位主管基地的教师,由于他和村民交流频繁,被村民戏称为“村长”。第五,构建起准熟人社会。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作为田野基地的实际建设者和推动者,具有强烈的进驻和融合意识,在聘请该村村民担任基地管理人员的同时,积极参与村史馆及文化环境建设,助力旅游产业的开展和宣传,对村里中、小学生进行课业及心理辅导等。这些似乎游离田野教学的举措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推动了准熟人社会的形成,优化了田野教学氛围。即便是初次进入基地的师生和研究人员也能够迅速地投身田野,按课程计划展开田野作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万建中]《民俗学概论新编》:民俗学学科本体建设和教材创新
下一条: ·[焦学振]刘魁立与民俗学课程教学建设研究
   相关链接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项目“民俗舞蹈学”子项目研讨会
·上海交通大学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基地揭牌·万建中 林晓平主编:《民俗学田野作业与田野基地建设》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牵手10家学校建传承基地·清华携手BMW成立非遗保护创新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宁波实践·广西柳州侗族建筑营造基地揭牌成立
·[杜实]一个国有汽车厂的田野调查与工业民族志思考·[陈雪莲]东河戏、钟谷及古村民间记忆
·河南大学民俗学首个实习基地挂牌成立·首个国家级非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揭幕
·青海·湟源西王母文化论坛顺利举办·赓续中华道统 弘扬优秀文化
·花垣县第21届苗族赶秋节暨苗绣展示会9月20-21日举行·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民俗学实习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民俗学会调查组在嘉兴调研端午、清明习俗文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温州大学举行
·第四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论坛暨中国地域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牡丹江召开·中国地域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在牡丹江市成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