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陈华文:元旦溯源
  作者:陈华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31 | 点击数:7436
 

  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元旦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元旦,先秦时也叫“元日”“上日”“改岁”,两汉时称“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六朝时叫“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以后才开始出现“元旦”的称谓。不过,元旦是建立在农历基础上的岁时节日,用今天通俗的话说,就是过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因为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所以称“元”。元的基本释义是“头”“首”“始”等,旦的本义是指初升的太阳,而元旦,就是一年中第一天升起的太阳,也指第一天。

  夏代时已经有了四时和十二月的岁时文化,到商代农历或称夏历的历法日益完善,过年的节日文化开始出现。一般意义上说,夏代建寅,于农历正月为岁首,商代建丑,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代建子,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意思是过年的元旦,从正月或十二月还是十一月,是由朝廷确定的。汉代时,早期沿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校正更改历法,于是,重新定岁首于正月,从此,我们的过年就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今天的春节于农历正月开始,就始于汉代。

  元旦仅仅是一个过年的代名词,当然也仅仅是指向一天。但实际上,过年的文化不仅超越元旦这一天,而且还非常丰富多彩。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皆致齐焉。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友、亲、乡党耆老。”意思是正月初一前三日,家人齐集,然后于正月初一的早上做三件事:祭祖敬神;举家祝贺,给尊长上酒;走亲戚朋友贺岁,这实际上已经有了祭祖吃团圆饭拜年的习俗雏形。魏晋时有了“馈岁”“分岁”和“守岁”的习俗,当时正月初一每人要吃一个鸡蛋,相互拜岁。唐代时,过年的文化已经非常丰富,除了贺岁以“万岁”相称外,宴筵、燃竹以爆、拜岁等是官民皆俱的文化。宋代后,过年的文化已经包括接灶神、贴春联门神、吃饺子年夜饭、燃爆竹烟花、驱傩祭祖、守岁拜年等,这些内容今天依然是我们过年习俗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过年最重要象征的元旦,在清朝后,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1914年1月,袁世凯批准了北京临时政府关于改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的动议,而四节之时,国民休息,公务人员放假一天。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部和教育部提出了改革阴历节日的呈文,要求废止阴历,将依附于阴历的节日,用阳历加以规定,相关的节日内容则与阳历所定节日相同。如公历1月1日称元旦、1月15日称元宵、3月3日称上巳、5月5日为端阳、7月7日为七夕、7月15日为中元、9月9日为重阳、12月8日为腊八等。这一新的节日形式经审查后,并经国民政府同意,于1930年4月通令各地执行。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百姓依旧按农历耕种,也依旧按农历过年过节。后来,上述节日还是被农历原有的节日所取代,于是,元宵、上巳、端阳、七夕、中元等节日的名称,又回归于传统的农历时纪和传统的节日。不过,传统的元旦称谓,却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特殊的时间点上得到认同和实行,真正的“元旦”则被改称为春节——就是我们的农历正月初一,过年的传统节日。

  元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重新确认,它与世界上实行公历的其他国家一样,是公历新的一年的开始,国家放假一天。人们在公共场所或单位,常常会悬挂“庆祝元旦”或“欢度元旦”等标牌、标语。一些以公历为唯一纪年的国家,则有新年广场狂欢,施放烟花等庆祝活动。

  元旦与传统节日的演变说明,节日文化是一种流动的文化,在国家的倡导或规范下,甚至也在民间的自主存续过程中,会在时间节点、名称和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度,元旦从传统节日到现代节日的演变,正说明了这一点。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2017-12-31第04版 : 钱塘江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张勃:春节习俗是重要的德育资源
下一条: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杨建国]山西应县龙王信仰及其演变初探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天佐]从“四时历”到“四时主”再到“天老爷”:“四时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演变·[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巴天宇]建筑遗存所见民间信仰演变研究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杨镕]从“老妈上京”到“跑驴”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