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民歌的复兴之路
——从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项目看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记者 何瑞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8 | 点击数:2296
 

      “樱桃那个好吃树难栽,有了那些心思妹妹呀口难开……”“大了红的公鸡毛了腿的腿,吃不上些东西白跑那个腿……”山西是民歌的海洋, 12月14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结业汇报演出“新时代民歌传人”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华夏剧场上演, 20多首新老民歌悠扬高远,响彻夜空,充分展现了民歌的永恒魅力及在新时代焕发的新声。15日,由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组织的“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民歌的复兴之路”晋陕蒙冀四省区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专家座谈会召开,金曼、陈书禄、项阳、蒋一民等众多民歌界、文化艺术界专家纷纷建言献策,为中国民歌发展把脉助力。

      “学员张红丽唱的《走西口》 ,给了我心灵一个最大的撞击。山西民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表现了黄河儿女的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唱得我血液沸腾。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歌剧史研究专家蒋一民表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则认为,“像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一样,中国所有音乐文化的源头来自民歌” 。民歌生于民间,表达人感情中最真实、最人性、最纯粹、最本分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做回自己,找回自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民歌学习,一定要眼睛向下看,要扎根在中国自己的土壤里,汲取民间、民族文化滋养,才能找到音乐的灵魂,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 ”

      民歌在传承弘扬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遇到瓶颈,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民歌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对民歌题材的拓展和深入挖掘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说起民歌,人们想到最多的是情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恒刚指出,现在民歌题材和主题总体上还是表现男女情爱为主,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广度和深度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诗经》中最早的民歌作品如《硕鼠》 《采薇》 《七月》等,或揭露地主阶级压迫,或写战争,或写农民劳作与生活,反映的社会生活面非常广阔与深厚,但这样的传统没有很好地延续。因而,中国民歌的发展,首先要了解传统民歌的内涵、优点及其宝贵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拓展深化对生活反映的广度与深度。

      “山西民歌大有可挖,关键是怎么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项阳指出,舞台上的民歌多以情歌类型为主,风格欢快,但缺少神圣、庄重、崇高的东西,这可能与深层挖掘不足有关。比如伞头秧歌,首先要告庙,问了主庙之后对着神祇唱歌,非常庄重严肃,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汉,请他唱几首,一会儿工夫老汉就唱了16首,可见这一类的民歌并不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理论家刘文峰也指出,爱情只是民歌的主题之一,我们对民间艺术尤其是民歌发掘的层次太浅、范围太小了,唱来唱去都是电视上熟知的几首,大量的民歌是我们不知道的,不是说这些民歌已经失传了,它们在民间仍然在流传,保护和发掘大有可为。

      唱歌往往要记歌词,民歌则未必,民歌重要的一点是即兴创作的能力。项阳指出,现在民歌手培养多以技巧为主,以舞台为主导,演唱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应该重视原生态民歌即兴创作的能力,“逮什么唱什么,这才是民歌” 。在此意义上,区域民间音调值得深入挖掘。区域民间音调是一个区域范围内有多个长期积淀的反映这个区域特色的调调,同一首调调可以填不同的词,比如《东方红》原来不叫《东方红》 ,抗战时期是《骑白马》 ,“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 。还有一位广西民歌大王,用八个调调创作了一本民歌。“谁说民歌的歌词是固化的?民歌就是同一个调调不断延伸,不断创新,不断地向前走,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他表示,舞台表演易将歌曲固化,缺少再创造,思维如果固化,很多东西就会视而不见,需要调整理念拓展思路,增强在民歌音调的基础上不断创作的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威也强调,民歌要注重原创,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不过也要注意这种原创的基础是对传统的大量学习,要长成参天大树,根都得深深地扎在土地里。

      即兴意味着不确定,即兴创作的另一面是典型化。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书禄指出,民歌流传下来的资料主要是歌词,音乐资料相对较少,民歌的流传、民歌传统的发展重要的是典型化,典型化以后才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蒋一民的观点和他不谋而合,他指出,中国民歌历史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不深入研究历史,民歌的理论与实践都会受影响。民歌即兴创作,变化非常多,比如古代《子夜歌》就有非常多的变体。“民歌史为什么难写?因为变体太多了,一个路径就是使民歌典型化,只有典型化,中国民歌的历史才能做出来,只有典型化,中国民歌才能走出去。 ”

      民歌传播与传承也面临改编融入时尚化元素还是保持纯粹状态的问题。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李长鸿认为,民歌要接地气,也要看天气,天气就是不同时代不同语境,坚守艺术品质的同时,也需要现代化的演绎来符合未来市场及未来文化需求。对民歌杜撰改编以及加入新的音乐元素,包括当下流行的嘻哈、朋克、爵士等,应该大力尝试,使民族民间音乐流行化。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安潮是该项目的授课教师,他强调,民歌传承应拒绝时尚,保持原来状态,展现最纯真、最纯粹的形式,同时要注重乡土特色的挖掘,当然为了适应青年观众的需要也可以适当做一些调整,不能为了保持原来形态而抛弃了年轻观众。

      晋陕蒙冀四省区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项目为新时代民歌培养了新力量。据悉,这是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首个高层次、跨地域的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项目。来自晋陕蒙冀省区的30位实力派原生态歌手,齐聚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集训45天,聆听张继钢、龚琳娜、聂珂玲等42位国内外专家倾情授课62次,从专业技能训练到理论知识补充再到人文素养的提升,课程均有涉及,期间还深入山村采风,从原生态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并呈现了这场精彩的结业汇报演出。与会专家对该项目及汇报演出给予肯定与高度评价,认为演出在技巧、形式、风格上把握到位,感动人心,培训项目对中国民歌的传承弘扬意义深远。项目负责人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团长王京荣表示,艺术团一直致力于山西民歌的整理、传承和发展,通过广场舞大赛、民歌大赛、与媒体合作主办节目等多种形式对山西民歌进行推广,此次培训是建设山西民歌高地方案中的重要一环,致力于传承创新山西民歌,是培养和发现山西民歌顶尖人才的重要举措。学员李永峰说的话道出学员心声:“好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没有对黄土地贴心贴骨的爱,没有在黄河母亲的怀抱里打过滚,是唱不好民歌的。两个月的集中培训,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民歌手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为时代抒情,永远为人民而歌唱。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7-12-27 第三版:文艺评论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非遗纪录片频频成爆款
下一条: ·中国戏剧:传承有序 多元并茂
   相关链接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高佩英]中华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左红卫 冉小芳]从《新疆日报》看民间剪纸在新疆传承与发展的轨迹(1952-1999)·[张海燕]包头土右旗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夏纯迅]乡村振兴背景下湘中地狮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唐诗梦]乡村振兴背景下衡南“烧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张新沂 陈旭]论国情下汉绣手工艺文化特征的传承与发展
·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张岩松]非遗保护背景下红原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孙丹飞]遗产化、资源化与民俗主体权力结构的转变·[赖施虬]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
·[石维刚 龙宗清]湘西苗族舞狮传承与发展的一点思考·让那熟悉的旋律在生活中响起——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歌的复兴之路
·华阴老腔传承与发展新篇章·[赵秀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音巴雅尔考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