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校社区与节日文化空间体系建设
高校社区的传统节日活动不是闭门造车的行为,不能离开“民间”的滋养,要与其所在的城市社区相互渗透、相互学习。高校社区也不是一家一校的孤立存在,而是要与国内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社区在节日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活动通过与上海城市社区的交流互鉴,以及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互动,共同推进了传统节日活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合二而一。
(一)与城市社区联动形成整体的都市节日社区
高校社区要向“民间”吸收养分,将优秀的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引进来”;同时,高校师生要“走出去”,以专业的民俗知识为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提供社会服务。诚如汤虹所述,“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文优势、科研优势、课程优势以及文化辐射力,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途径。”①如此,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便成为一个节日传承的共同体,或者称为社区共同体。
在“遗产保护时代”,“非遗进校园”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也是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进行交流互鉴的实践平台。近几年,华东师大已成功举办多项“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如2014年,“高山流水——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鉴赏”以展示、讲座、演出等方式,让校内师生学习到优秀的非遗项目。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在2014年上海高校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的致辞中说: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的重要承担者,有责任更有义务将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华东师大高度重视文教结合、文化育人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载体、盘活各种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师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并领略其中的独特魅力,进而渐渐喜欢并支持传统文化艺术,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创新发展。②
华东师大的传统节日活动非常重视与城市社区的交流互鉴。比如,在端午节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会联合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举办端午民俗展演体验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让师生们在点雄黄、送艾草、包粽子、历史人物扮演、旱龙舟竞赛等民俗体验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每年中秋节,华东师大师生会走出校园,与浦东新区三林古镇联合策划中秋祭月活动,历年来担任活动负责人的程鹏、张利峰、游红霞、林俊琦等均为华东师大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与曹琪能、王宝雅等当地居民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推进活动。同学们在活动当天身着汉服,与当地民众一起参加中秋祭月仪式,体验烧斗香、走三桥、放天灯、点塔灯等民俗活动。负责中秋祭月活动的张利峰说道:
作为民俗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能将自己的理论所学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向三林古镇的老师们学习,共同将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很有成就感。
这两年来,华东师大民俗学博士生方云还带领留学生们参与到祭月仪式中,实现了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的联动,也是向外籍学子传播中国节日文化的尝试。
图2 2016年浦东三林古镇中秋活动祭文
高校学子走出校门,实实在在地策划并参与民俗活动,能在城市社区学习民俗知识,发挥民俗学的专业特长,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城市社区也能很好地吸收高校社区的文化资源,从而推动民俗文化建设。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的节日互动和双向交流关系,构成了整体的都市节日社区,为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建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系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