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传承为例
  作者:田兆元 游红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8 | 点击数:7402
 

摘要: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关键词:高校社区;节日文化传统;民俗学学科;华东师范大学;高校联盟


  一、非遗保护与民俗传承:从社区到高校社区

  高校在民俗传承与非遗保护活动中该担当何种角色?我们先从节日文化的校园传承问题说起。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时间智慧的凝结,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凝聚着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是民俗文化最灿烂的华章。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很多地方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也相继被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然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我国的非遗传承进入了一个深水区。“这个‘深水区’的涵义是指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我国‘非遗’保护的难度增加了,挑战多了。”①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根据自然的律动、农时的规律,或是为了纪念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而创设的特殊日子,大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当下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传统乡村正在面临着日渐消亡的危机,使传统节日失去了原生态的传承场域。现今很多人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也往往是敷衍了事,比如在春节只是看个春晚、吃个年夜饭,有的旅游在外。在端午节、中秋节仅仅是吃吃粽子和月饼,有的连对粽子、月饼都没有兴趣。很多青少年甚至不知传统节日为何物,而对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等趋之若鹜。在此背景下,高校成为非遗保护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高校必定要担当其文化传承的使命。但是如何担当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近年来,文化部等单位开始了对于高校非遗保护的介入性措施。基于对当下非遗传承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共识,文化部非遗司和中央美术学院强强联手,于2015年3月16日至4月10日,联手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该研修活动组织20名漆器、木雕、刺绣、剪纸四类项目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集中研修,为开展大范围的研修培训积累了经验。①经过实践,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高校主导非遗传承人培训的大势。几十所高校参与其中,实为一大盛事,确实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其间也有很大问题,很多高校过去可能连非遗为何物都不清楚,现在一下子主宰其文化传承,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有可商议之处。高校这个本来是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单位,凭什么成为专家单位,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指导单位呢?

  这里不是说高校不能培训非遗传承人,而是说高校应该明白究竟向非遗传承人培训什么?是非遗的技术技能,还是相对专业的基础文化素养?我们首先应该培养高校的非遗文化氛围,在高校形成一种文化遗产传承的传统,变成高校特有的弘扬非遗传统的民俗,这样非遗传承才有希望。因此,高校社区必须传承非遗文化,才能指导外部社区的非遗传承。于是,我们认为高校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高校建设自己的社区文化(让非遗进校园)是具有同等意义的大事。但很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做到这样。非遗不仅没有进人高校社区的日常生活,而且高校真正具有非遗专业的人士并不多。高校的专家要向民间社区学习如何继承非遗文化传统,然后开展非遗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活动,即非遗进校园。通过吸收消化,有所发展和提高,然后才具备社会传承的能力。所以,先有高校社区的非遗传承,再在高校开展社会传承,与社会上的非遗传承人一起弘扬民俗传统,传承非遗文化。

  在高校传承非遗文化,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质的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主体明确界定为社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②

  公约明确强调社区环境、社区认同,以及社区群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国人大批准加入了该公约,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公约的约定。该公约规定,缔约国应该保护其领土上的社区、社群甚至是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有:

  1.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

  2.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

  同时强调社区在保护参与方面的重要性,如:

  第十五条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参与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①

  显然,“社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一个关键词。社区由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演变为一个社会普遍认同的概念,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社会管理的对象,目前关于社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高校管理的社区化是中国高校管理的一项探索,从上个世纪后期就开始其进程。起初主要是高校学生住宿管理,活动场所管理,后来发展为跨越学校的大学城社区管理。从整体上看,今天的高校社区还是以宿舍为中心的学生生活管理思路,多数学校的社区主要以退休阿姨、本地原有农民、高校员工家属以及后勤部门的成员构成,基本能够管理清洁卫生和治安,但怎么能够期盼这样一支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力量呢?高校社区缺乏文化,是很多研究者与有志人士的心病。有研究者这样描述道:

  当前高校社区呈现出一种分散化、个人化、庸俗化的文化氛围。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氛围弱。在相当多的高校社区,学习氛围弱并不是稀罕的情形,有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在高校社区内游戏、网购和娱乐,鲜有学生在宿舍区学习。二是归属感不强。高校社区普遍缺乏文化规范和文化理念,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引导不足,最重要的是缺乏必要的文化引导和文化约束,一些高校社区的兴趣社团“鸡肋化”,难以有效凝聚高校社区居民;加之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逐渐扩大,社区内部连接越来越弱,交流少,氛围冷淡,同学间人际关系冷漠,对住宿区公共服务漠不关心,缺乏集体意识和归属感。三是缺乏友爱向上的社区核心价值。高校学生的活动多由高校学团组织以学院和班级为单位加以开展,少有社区单元的文化活动,高校社区被弱化,社区功能难以发挥。此外,高校社区缺乏社区关爱和社区核心价值,最重要的是缺乏文化激励和文化改造,加之很有个性的90后之间极易产生摩擦或冲突,是故更需要积极向上的社区核心价值的引导。②

  这是一线研究者的真实感受,让我们看到高校社区文化氛围缺乏的严重事实,以及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在传统乡村社区日渐变迁的情境下,应该积极地将节日文化类民俗传统转移到城市之中发扬光大。高校集聚着社会中的精英力量,通常都容纳了数万名师生,是重要的文化社区。高校作为一个教育实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基本使命,还必须进行传统的教育、传承和创新,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在高校中建构节日文化传统,是高校文化职能的践行方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十七条:“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③明确要求校园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所以,高校社区成为传统节日的主战场,也是国家的文化战略。《意见》同时要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④很明显,在高校建立校园民俗,不仅是民俗学家的主张,也是与主流文化高度一致的主张。

  高校校园过去实际上是处于传统民俗活动之外的,是一个缺乏民俗氛围熏染的场所。高校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宿舍管理,而是整个校园的文化管理。高校社区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生活与文化滋养的文化空间。高校社区不是一个独立的世外桃源,而是与社会和传统密切关联的文化世界,是校园本身、校园周边环境以及与高校建立密切关系的社区环境的总和。因此,高校社区必须与社会社区合作,学校必须学习必要的民俗知识,在高校中种植发展。

  我们把高校社区的民俗建设看作是文化的楔入与融合。2009年,华东师大首次在校园举办端午游园活动,从那时留下的视频看,今天的许多元素如行街表演、屈原情景剧、白蛇传情景剧、点雄黄、端午诗会等都具备了,是民俗文化的外部楔入和硬性植入。经过几年的探索,在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与端午节叠加在一起的游园会中,校园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当年端午游园会的主题是“体验传统文化,添彩校园生活”,主办单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长宁区文化局,承办单位则有华东师大社发院团委、民俗学研究所、海上风民俗学社和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纳入这么多华东师大的单位是要调动更多的校园力量参与,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则是华东师大的民俗文化辅导单位,其民间文艺工作者是传授学生打莲湘、舞龙、划旱船等民俗活动的老师。可见,校园与社区已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对于这次盛况空前的民俗活动,有关媒体这样报道:

  东方网记者徐程6月8日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根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今天是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同时又临近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海上风民俗学社在华师大闵行校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俗体验游园会活动。

  活动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70余名同学组成的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高举着幡旗,身着舞龙袍,耍着“莲湘”花枪,荡着五彩的湖船行走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吸引了不少师生。经过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老师的精心培训,这支大学生端午民俗行街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游龙穿腾、盘龙啸天”等赏心悦目的高难度动作。

  《端午情》主题再现了屈原、艾草、粽子、五毒等经典端午元素。神情孺雅、气宇凛然的“屈原”左手持着“雄黄酒”,右手拿着画笔,通过队五毒旗子队进行“驱五毒”示范,演示了传统端午“驱五毒”习俗。与游园会一并举行的还有端午主题体验游戏,如打蛇阵、赛旱龙舟等。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表示:“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走进校园,使得青年学子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体验民俗魅力,不仅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修养,更是今年文化遗产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传承理念的实践。”

  这个报道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比2009年的那些报道和留下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校园端午文化由最初的强行楔入,到现在已经开始与校园文化融合了。校园社区对传统文化的介入,一定是一个由外力楔入、到与校园文化融合,最终形成文化自觉的过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董晓萍]跨文化大学教育:非遗与多元文化
下一条: ·[萧放]今天我们如何建设民俗学学科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萧放 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
·[李皓 孙正国]聚焦前沿 双向互动——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温州大学民俗学毕业生联谊会暨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在温州大学顺利举行
·[穆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张丽丽]高校社区公共民俗学的实践
·“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崔若男]多尔逊与美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
·[萧放]今天我们如何建设民俗学学科·[张磊]生活中的人:民俗学学科转型与社会工作的对话
·[李玉涵]试论民俗学学科经典著作导读的编写及其意义·[万建中]《民俗学概论新编》:民俗学学科本体建设和教材创新
·李亚妮:实施国家文化战略发展民俗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 开题报告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顺利举行
·中国民俗学学科自主话语建构与社会服务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学者研讨和反思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学科发展
·2014年名师(井冈学者)引领民俗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关于开展2014年民俗学学科“井冈学者”引领项目培训的通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