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3看,在具有共识的热点问题中,多元文化交流信息问题因含有中外双重声音,如“圆桌会议”“信息窗”和“海外专递”十分活跃。双向碰撞、多元发声的问题,如“说东道西”和“书评”最受好评。单纯中国文化阐释的只发出单一声音,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关注量很少。当然我们也不能仅凭数据说话,还有一些问题,如“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和“持续性发展模式”,是依赖研究与教育的积累才能增长的数据对象,需要等待。值得关注的是“方法论”问题稳步增长,关注其他国家的问题较少。
我们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知识传承和文化功能的承载介质在转变,从纸张转为无纸的多媒体。但多媒体本身不会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不会从网上自动产生,相反它需要像纸介文化那样从大量的基础研究中积累。仅从跨文化网站的数据看,网站在嫁接跨纸介成果与上网网民的兴趣上是直通车,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世界各国的跨文化教育有利,见表1。
表1跨文化对话网国家访问量地域分布一览表(2014.7.1—2014.11.8)
以表1所呈现,是第一次在跨文化对话专业学术杂志的网站上出现了国家汇集的状态,但从这张表中也能看到另外的问题,就是除了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和俄罗斯的访问流量分别为2:2:1,其他发展中国家声音微弱。
我们知道,印度的文明和俄罗斯的理论都在世界最强阵容之中,与网络数据完全不能匹配。南非所代表的声音也越来越重要。这就告诉我们,多元文化教育要正视网络时代的冲击。网络发展对非遗传承和教育资源整合都有利,但网络访问主体以青年一代为主,这就产生了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紧迫需求,原因有三:一是网络信息的统一流行化,造成对多样化的祖先文化的疏远,青年一代在花样翻新的外来时尚与“手慢眼拙”的本土非遗之间,需要构建新的认知,需要新的辨识力;二是网络缺乏阐释,这也营造了非纸介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新战场;三是网络推动青年一代去追求看得见的物质力量,于是为什么需要精神文化,为什么要恪守人文精神,为什么要弘扬“非物质”的非遗?这需要新的解释。现代大学需要转变教育方式才能继续成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大学教师要在大学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在各学科重申非遗文化价值的社会事件和对外交流项目中,加强跨文化网络建设,以使之成为开放而有主体性的多元文化话语权传播基地。毕竟文化话语权的使用,不仅在政府和大学精英,也在大学培养的青年一代,而他们的使命更长远、前景更远大。
四、加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多元文化教育与民俗学联系最密切,这是因为多元文化的输入与输出的第一步都是民俗化。印度的佛教文化、南亚的海上文化、我国的东西南北的跨境节日文化,无不经历了从民俗化到文化权利化的过程。重视这种民间文化的作用,对走向世界的非遗大为有利。这正是巴赫金所说“对话性”与“边缘性”的观点所指和所在。
强调在多元文化中关注民俗,继而保护非遗,与我国这方面拥有历史资源有关。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和睦共处的统一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多民族乐于接受和相互适应的内部跨文化模式,形成了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难道这不是最重要的非遗?在我国进入全球化和现代化建设后,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取出大批既具国家身份、又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非遗代表作。当然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还不够,还要将之纳入跨文化对话框架下的民间文化研究空间予以讨论和提升,刷新民俗学者对保护民俗文化多样性的表达水平,当前大体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要总结具有人类共享潜质的神话故事的研究方法,反思类型学研究,提供可以穿越时空的人类共享资料,同时要强调对最具人类文化差异的语言、风俗习惯、国民生活模式和社会心理的关注,开展文化多样性研究,找到抵制全球化和一元化的直接途径;二是要考虑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在社会现实发展中的定位,在封闭或半封闭社会中,民俗的教育功能是惊人的,在开放社会,它的教育功能减弱,本体论与认识论分离,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增强,这适合作跨文化研究;三是跨文化方法论所提出的方法是成套的,所提出的概念是系列的,这与以往方法论往往强调一种方法和一个核心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有关历史文明、语言、文献、考古、风俗、特质、一元、多元、差异等一系列概念,富含温厚的和平精神,提倡人文价值观,注重多元文化研究,强调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值得为大学多元文化教育所吸取。
五、结论
建立跨文化对话框架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大学多元文化教育,要提升大学师生群体的“放眼”能力;要总结和提升各国历史文明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成功模式,同时在21世纪新时期建设各自国家文化的话语权体系,并付诸教育;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同时建立跨语言、跨文本和跨学科的课程系统,培养有志于跨文化研究与应用的创型人才;要吸收不同经验和不同社会实践的经验,使多元文化大学教育变得更加灵活而强大。
(本文刊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注释及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