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张勃:春节习俗是重要的德育资源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6 | 点击数:2901
 

  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

  春节标志着年岁的新旧交替,俗称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年终大祭。人们经过一整年的辛勤劳作,在岁尾年初的时候,一方面会满怀敬畏感恩之心,用丰盛的食物祭祀各种神灵和祖先,以示感谢,并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另一方面,也充满喜悦地在聚一起共同庆祝,慰劳自己,早在《诗经》里就记载,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摆上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大家共同举杯,祝福万寿无疆。汉武帝时,将岁首(一年的开端)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直到今天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天的春节,包括年前年后两部分,是一系列节日的综合,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八日,即通常所说的腊八就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才降下帷幕。其中,旧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和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处在辞旧迎接的关键点上尤为人们看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春节积淀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习俗活动。这些活动总体上以除夕为分界线,前面重在忙年辞旧,后面重在庆贺迎新。有首广泛流传的儿歌唱道: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就很好地反映了除夕前后春节习俗的阶段性变化,同时也涉及了春节的一些重要习俗。

  但历史上春节的习俗活动,远比儿歌中唱到的更加多姿多彩。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送灶神上天;接下来要清洁房屋,沐浴更衣,置办年货,准备年节食品。除夕举行驱傩仪式,并张贴春联门神,关闭门户,阖家团圆,守岁熬年。正月初一,习俗早起,点燃鞭炮,开门迎年。煮汤圆,吃水饺,祭神灵,敬祖宗,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拜年,并为孩子发放压岁钱。之后的日子里,走亲戚,看朋友,吃春酒,初五送穷鬼,初六迎财神,初七是人日,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看社火,走百病,至此,长达三十多天的春节才落下帷幕。

  春节历史悠久,活动丰富,是现代社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春节引导青少年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观

  和谐是天地、四时、万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睦共处的理想状态。中国素来贵和,将和谐视为“天下之达道”,认为“德莫大于和”,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对和的追求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理想。这种理想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社会里尤显珍贵。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多种习俗活动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他人相和谐、人的自我身心相和谐的理想状态。

  祭祀神灵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活动,其中又以腊月二十三祭灶、正月初一祭天地全神、初六迎财神等最为普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灵往往福佑众生,是生命、财富、家庭幸福的守护者,一定程度上也是大自然的象征,人们用虔诚的态度、美味的食品和系统的身体语言,表达对它们的感恩和期望,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是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式。

  拜年是传统社会普遍流行的春节礼仪。在官方,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会,皇帝接受文武百官、地方官员代表乃至各国使者的朝贺,并赐予他们礼物与酒宴,形成一种普天同庆的和谐局面。在民间,不仅要拜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拜贺,还要给老师、朋友、邻居拜年,甚至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大家也要互相作揖拱手,恭贺新禧。尤其平时吵架、有争执、不和睦的人,彼此说一声“过年好”,也就前嫌冰释了。另外,春节期间各地还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骂人,不能吵架,不能摔碎东西,等等,也是在用特殊的方式刻意营造和维护着世界的和谐。

  春节是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充满了美酒佳肴和各种娱乐活动,也洋溢着人间的善意和温情,它让平时为生计奔忙的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让平时为生存焦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放松,从而让社会成员身心实现新的平衡,各归其正。

  总之,春节的多种活动都蕴含着对和的追求,对于青少年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三、春节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取向,在青少年的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春节为人生设置了新的起点,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生活积极乐观向上。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但唯有春节处在年度时间循环的更新点上。春节有一副常用的对联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从物理时间上讲,这双岁、两年并没有什么不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很不一样:“五更”前的年为旧年,是过去的时间;“五更”后的年为新年,不仅意味着“一元复始”,而且意味着“万象更新”。春节期间,人们纷纷打扫庭院,用“新桃”换掉“旧符”,更新生活环境;人们举行盛大的驱傩仪式,燃放爆竹,贴上令“百鬼畏之”的门神,驱除凶邪,同时张贴大红的“福”字斗方、各种吉祥画儿以及明显带有吉祥意味的合体字,享用各种带有吉祥寓意的节令食品,祈吉纳福;又清洗自己的身体,纯洁自己的心灵,并换上全新的衣服。总之,人们将烦恼与一切不如意都丢给过去,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满怀春天的希望,让一切从头再来。

  四、春节引导青少年养成尊老爱幼、敦亲睦邻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青少年家庭美德的养成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而且深系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春节的诸多习俗都体现了尊老爱幼、敦亲睦邻的美德,并为青少年养成这一美德提供了场合与机会。

  以拜年为例。自古至今,拜年都特别讲究拜的对象和拜的秩序,拜的对象通常超出血缘关系,拜的秩序强调晚辈给长辈行礼。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一书中提到当时拜年的情形是家人依次列坐在先祖之前,先由子孙辈给长辈敬酒祝寿,所谓“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然后再“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友、亲、乡党耆老”。耆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见早在汉代,拜年的对象就不仅包括自己的家人,也包括老师、宗族兄弟、亲戚、朋友,包括邻里以及乡里的老人。到清代,仍然如此,比如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一带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直到今天,这种传统还在传承,甚至在山东、河北的一些地方,晚辈还沿袭着用磕头方式给家里长辈和村里长辈拜年的做法,充分显示了尊老、敦亲、睦邻的美德。

  春节期间不仅有尊老的习俗,也有爱幼的做法。比如平时饮酒多从尊长者开始,但新年饮酒不同,至少从汉代开始,我国就已形成新年饮酒从年龄最小者开始的规矩。按《荆楚岁时记》的说法,“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因为对于年纪小的人来说,过年意味着长大了一岁,所以要先喝酒以示庆贺。此外,“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新年的酒格外具有祈吉驱邪的作用,让年龄小者先饮是典型的爱幼礼仪。

  新年还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压岁钱,又称厌胜钱、压祟钱,早期的压祟钱是一种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有的正面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各种吉祥语,背面铸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各种图案,目的在于压制邪祟,帮助晚辈平安健康地成长。后来,人们开始使用真的钱币当作压岁钱。民国时期,许多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时常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取意“长命百岁”,如今人们给孩子压岁钱,也喜欢用连号的新票,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爱幼的诉求显而易见。

  五、引导青少年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而养成爱国之心

  爱国之心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与爱文化密切相关。无法想象一个爱国的人会不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也无法想象一个不爱祖国文化的人会爱自己的祖国。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间政权几多更迭,屡遭外敌侵袭,如今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在于文化传统没有中断。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因此,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爱国,就会爱国,这种爱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凝聚起来,发挥巨大的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春节是几千年没有中断的节日文化。春节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春节的许多习俗活动都有着数百年乃至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凝结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智慧。春节一年一度地反复出现,从而让人们能够有机会周期性地接近传统,走进传统,重温传统,体味传统,理解传统,进而热爱传统,并由热爱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自信,养成爱国之心。

  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将崇高的道德理想融入国家、集体或个体的重要仪式和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让人们在节日以及平时居处、衣服、饮食、待人接物之间习礼行礼,内化道德理念,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气质,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春节作为几千年没有中断的节日文化,其实一直在默默发挥着道德教育的作用。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智慧,充分重视春节的德育资源价值,继往开来,融古汇今,寓新道德于春节习俗之中,并激发青少年按照春节的习俗规则做节日当做之事,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道德品性。 

  文章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02期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刘晓春]广东春节习俗的文化特征
下一条: ·陈华文:元旦溯源
   相关链接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谢芳]地方文化传统的再建构·[苏静]仪式中的礼物流动
·春节民俗日历·[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
·[刘锡诚]“东南亚文化区”与同胞配偶型洪水神话·[刘亚亚]墨海龙腾:对洮砚中龙砚风格成因与意涵的考察
·[李渊源]人民公社时期春节习俗变迁研究(1958—1983)·[李柯]共生、应时与认同:民俗谱系视阈中春节习俗的变与不变
·香港“非遗”中的宗教文化传统 ·今天如何面向文化传统,传承开新?
·[萧放]论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葡萄牙、乌干达和乌克兰的文化传统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遗产名录·“凤舟竞渡与端午文化传统”学术研讨会在长江大学举行
·[苑利]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萧放]孝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