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潘鲁生:乡土文化根不能断
  作者:潘鲁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10 | 点击数:2608
 

  乡村振兴的内涵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足。乡村是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综合生产生活、自然禀赋、文化传统、制度体制的蓝图,体现了对乡村历史地位和意义的科学定位、对乡村发展现实的研判和把握,是未来30年乡村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渗透着文化认同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乡村文明的传承,影响着文化载体的续存乃至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护。乡村振兴的内涵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更包括精神上的富足。乡村是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以传统民俗为例,我国传统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有稳固的情感维系和寄托,这些亲情乡情通过风俗习惯加以表达,也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相互帮助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大农村对乡约习俗的自觉度不断提升,好的乡风民俗富有凝聚力,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岭南地区的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的感染力,粤剧、歌舞、飘色、舞龙、舞狮等充满热情,昂扬向上。这些文化活动、仪式礼俗以及乡土乡音和传统的建筑雕塑、村社地标等就是村民的共同记忆和情感归属,是我们抵御村落空心化、老龄化等乡村衰落的重要精神基础和情感纽带。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以传统工艺为例,农村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母体,是传统手工艺的富集地,手工艺文化是活的文脉,形塑了乡村传统的民居建筑、家居装饰、用具器物、特色服饰,维系着民间礼俗、节日气氛,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生产、文化创造,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比如在贵州丹寨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简单朴素,蜡染的衣服美丽大方,村民中不少男性从事建筑和木匠工作,女性为蜡染画蜡,传统手工艺品中富含传统生活气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手艺文化凝聚的是人文之美、乡村之美。这样的乡土文化有形、有劳作参与,也是农村文化的传承。

  乡土之美需要走出深山,让乡村文明融入城市

  城市需要乡村文明,缘于城市文明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蓬勃诉求,缘于城市文明对美的渴求更加多元。农村需要把乡村文明传递到城市,并通过这种传递,把乡村人口转入城市锻造,从而反哺乡村。

  开发乡村文化,要坚持科学有序的态度。要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比如在新农村建设上,不能大拆大建,保护好古村落富集地,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多样,乡村发展的基础和机遇就蕴藏在特色乡土文化中。乡土手艺、民俗礼仪、民居建筑等是振兴发展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包含民间的创造智慧,蕴含优秀的地域精神,维系和凝聚着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进一步形成乡村的文化自觉,更深刻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文关怀、人文情愫和文化使命,扎扎实实去探索和践行。

  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发挥城乡互补的作用。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同发展,要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实现城市和乡村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加快,正是整合了城乡资源禀赋。从山东“手艺农村”调研情况看,传统手工艺依托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进行手工艺制作,不仅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难题,也带动了村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着手工艺产品,还衍生民俗旅游、智慧农业等产业,吸引城市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二者均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互支撑。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富强、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交融互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0日10版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郭荣茂:闽台传统习俗密切关联
下一条: ·中国妖怪学:照妖镜秘史,你知道吗?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
·[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杜韵红]乡土文化变迁中生态博物馆在地化调适与变革
·[萧放 邵凤丽]祖先祭祀与乡土文化传承·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
·留乡愁 记乡情 品乡韵:上海16区评选乡土文化符号·[陈益龙]乡土重建: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转型与文化矛盾
·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张士闪:乡土文化对儒家文化的葆育传承力是惊人的
·乡土文化人才扎根农村“种”文化·[高小康]内卷化:乡土文化复兴之路?
·青田海外侨胞教育新生代传承乡土文化·湘西探索乡土文化传承新路
·广东乡土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