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郭荣茂:闽台传统习俗密切关联
  作者:郭荣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7 | 点击数:2508
 

  习俗来源于生活,闽台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长期以来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节日习俗现象。虽然两地文化多样,但闽台同根同源,在传统习俗上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并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密切的历史关联。

  闽台习俗别具一格

  在分析闽台传统习俗时,我们要注意中华传统习俗与闽台传统习俗是一体和多元的关系。中华传统习俗以旧式农业传统习俗为主体,包括游牧传统习俗和海洋传统习俗。从习俗的分布区域来看,它是多层次的,大致可划分为游牧传统习俗区、海滨传统习俗区和农耕传统习俗区。游牧传统习俗区包含内蒙古、新疆等游牧区和东北、宁夏等半农半牧区;海滨传统习俗区包含吴越、闽台和岭南,大体上通过人口的流动,先进的中原习俗逐渐替代土著越族习俗,但仍有一些越族习俗留存下来,且融入海洋传统习俗,形成一种习俗混合体;农耕传统习俗区主要指中原地区,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各习俗区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习俗风貌。

  各区域传统习俗产生的历史过程有所不同。例如,中原、齐鲁作为黄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以及内蒙古、新疆作为游牧传统习俗区的代表,都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习俗文化,并一直沿袭着原发性的发展过程。闽台传统习俗的产生发展则有很大区别,原因在于闽越族传统习俗的产生发展较迟,汉武帝时闽越国灭亡,闽越族习俗迅速消亡。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汉族移民入闽,福建逐渐形成以汉族习俗为主体的民俗区。明清时期,随着福建众多居民移居台湾,福建习俗也传播到那里,并取代土著高山族的习俗,从而使闽台成为同一习俗区。

  闽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作为海滨传统习俗区,它们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衣食住行和生产习俗等方面深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山海地形的影响。闽台与中原区域山海阻隔,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受中原传统习俗的影响较为迟缓。当中原传统习俗传入后,由于多山封闭的地理环境,该地区较完整地保留了这种习俗。加上濒临海洋,当地习俗易受海外影响,在山海交杂的环境中,闽台形成了与中原区域不同的传统习俗,展现出小地域特点。

  大陆习俗传入台湾

  纵观闽台传统习俗历史,可以发现其轨迹与移民史、政治史、经济史的发展基本上是吻合的。概括地说,闽台传统习俗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发展阶段。

  第一,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了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习俗,它以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业文明为中心,在较长岁月里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并融合各地少数民族的民俗而形成。福建和台湾绝大部分原住民在远古时期同属于百越的一支,其风俗习惯最初不同于中原华夏族。

  第二,汉武帝征讨闽越,把大量越人迁至江淮地区,由此闽越国灭亡,闽越的历史中断,福建从此进入中原移民为主的历史。随着中原移民福建以及中央王朝对福建的管辖,炎黄文化不断向该地区渗透移植,在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作用下,以汉族传统习俗为主体,吸收越族传统习俗,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至五代、宋元时期,闽台传统习俗逐步形成特有面貌。

  第三,明清时期,大批闽、粤人移民台湾,人口数量占台湾总人口80%以上,并把大陆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风俗等带入台湾,从此,台湾的历史发展发生变化,大陆的传统习俗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并占据主体地位。

  第四,从1840年到1945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闽台受西方文化和战争影响较早、较大,传统习俗也受到深刻影响,但传统习俗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第五,战后,台湾的传统习俗得到重建和发展,本土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日益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福建的传统习俗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习俗传承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台湾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福建移民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结构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虽然其传统习俗发生了变异,但总体上依然保存了故乡的传统习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越来越多的福建人迁至台湾,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祖地和故乡,秉持“宗族观念”、“乡亲感情”,他们常常将开垦定居的地方以故乡来命名。

  闽台具有强烈的宗族乡土观念,但也有一些负面习俗。例如,宗族内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容易造成不同家族或地区之间的对立,有时还会发生严重械斗。古代福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常有野兽出没。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有限,在险恶和神秘的环境下,人民对大自然充满着敬畏感,因此,他们笃信超人力的神鬼和巫术等。台湾开荒初期,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冒着生命危险,成群结队赴台垦殖。要到达彼岸,他们需要越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到台湾后还得面临未知环境的危险。为寻求心理宽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他们会随身携带祖籍寺庙的香火、圣符或神像,以求神灵的保佑。

  台湾的全面开发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整个移民社会处在重新整合过程中,从移民的社会身份看,主要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再加上小部分商人、无业游民,而处在社会上层的有知识的官员、士人等较少。直到经历较长时间后,社会上层人物增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文化教育逐步稳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经历许多繁杂变化,但福建传统习俗在台湾的传承影响深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闽台传统节日习俗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15CSH059)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12月05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
下一条: ·潘鲁生:乡土文化根不能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