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中国第一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8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这部专著的问世,在口述史学、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以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系统的、专业的、深入的传承人口述史研究迈上新台阶。
“传承人口述史”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诞生的学术新理念,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三十年口述史实践的思想结晶,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方向。
围绕传承人口述史理论建设的主要问题,以及这部著作未竟之观点,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研讨会,特邀全国各地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近20名专家和学者共同进行探讨,推动学术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讨会还聚集了国内口述史领域四家顶级学术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包括国内第一家口述历史研究所——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以及研讨会的承办方——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传承人口述史的学术机构、依托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
冯骥才在研讨会上致辞时称,“口述史”是个风头正健的热词,但口述史的写作者和研究者,站在历史学、人类学、文学、非遗学乃至新闻学等不同的立场之上,对口述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口述史的理论充满乱象,“但我们不怕乱,乱是丰富的体现,这是一个学科创生初期必然的现象。”
对传承人口述史,冯骥才还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传承人口述史与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领域的口述史不同,通过传承人口述史要获取的是后人必须知道的真正的遗产,因此传承人口述史的资料性是第一位的。另外,传承人口述史面临口述对象的群体性、档案学的引入、与音频视频资料的结合等诸多问题。
冯骥才希望能从这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开始,集中国内口述史各领域学者的智慧,帮助解决传承人口述史的诸多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11月08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