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马知遥]城镇化——让乡愁变得更美
  作者:马知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30 | 点击数:1470
 

      城镇化不是要消灭乡愁,而是为了让乡愁变得更美。

      “乡愁”是对传统的怀念,是对过去岁月的思念。她不是城里人的专属,更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属,而应当属于所有人。

      “乡愁”是对故乡的思念,愁代表着浓浓的情感。在当前城镇化浪潮的推涌下,乡愁更成为所有中国人内心最为柔软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故乡。这个故乡与你血脉相连,你是从那里诞生并成长。可以这么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做过农民的前辈。对故乡的感情就是对前辈的感情,对泥土的感情。

      推而广之,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走向现在的工业文明,所有的人类在内心最深处都藏着一个村庄的影像。那是对血缘亲族的回忆,是对家族历史的认同。这是任何人事都无法阻拦的情感。所以,我们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叶落总要归根”,为什么要“衣锦还乡”,为什么在春运一票难求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要返回故乡团聚。家族荣誉、亲缘感情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可以想象,一旦故乡没有了,那些盛满回忆的村庄不见了,有多少人会成为情感上的孤儿,成为缺失故乡的人。

      无法找到“乡愁”的边缘人

      城镇化浪潮是世界性的趋势,它带来的是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和文明的整体性提高。然而全球性的城镇化浪潮,终归要让很多人从此成为没有故乡可回的人,成为无法找到“乡愁”的边缘人。

      目前城镇化带给乡村的最为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村民身份的多元化。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一些村落土地被征用,村民们被迫进入社区住进楼房,成为没有土地的市民,突然没有土地可耕种的农民除了得到几套房子成为收租公(婆)外,大多数成了有闲阶级,于是大量的村民无所事事,赌博、游乐成了打发时光的最主要手段。还有些地方,因为靠近城市,城镇化后让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产业工人,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干着工人的活却没有享受到产业工人在城市中的待遇。他们的真实身份就是农民工,即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农民工阶层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贡献有目共睹,但他们的自身利益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尤其是他们在远离乡村后,身份开始模糊,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有意识地接近城市的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但因为曾经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和乡村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还不能很快地融入城市的生活。他们的言谈举止和生存都成为迥异于城市人的特殊群体,同时也成为城市文明的边缘人群。

      还有另一类人,他们从乡村里出来,考上大学,却无法及时就业,或者尽管就业但无法承受城市买房的压力、结婚的压力等现实问题。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身份发生了改变,已经无法再回到乡村。但从骨子里他们却有着和现实城市文明不相融的内心。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边缘化的城市人?怎样让那些从乡村来的人获得城市的关怀,尽早融入城市生活并有尊严地生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一个民族、不同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乡愁”记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几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落户城镇,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中国每年新增的1000多万劳动力如何得到生活的保障,如何让他们在城市中获得市民的公平待遇?这不仅仅是村庄失去后村民和城里人的“乡愁”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如何接纳村民,城市如何为他们的生存和生活做好准备的现实问题。 

      新市民或准市民的心态

      城镇化将极大地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还比较滞后。在城镇化进程中,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比如前文说到的三类村民身份的“市民”,他们的思想还是村民,但城镇化将他们带入了城市。乡下的土地已经失去,没有地方再建新房,也没有可耕土地。而在城市里他们面临的问题也很多,诸如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及其他社会福利,还无法跟真正的城市人一样。尤其是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遇到的问题更为明显。

      在福建的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调查中,刚从厦门回到村子的小吴告诉笔者,村里已经没有他的土地了,家里的房子还有五间,除父母外,还有自己的哥哥一家,三代人住在一起已经很拥挤。他现在还没结婚,但他已经决定努力几年在厦门买房子。说起生活,他说当然还是在村子里安逸,比起厦门,这里可以说无忧无虑,但毕竟不能一辈子待在农村,他就是高中毕业后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才出去的。原来想挣点钱回家盖房子结婚,他们村突然成了被保护的传统村落,不能私搭乱建了,所以他也回不来了。问他如果能回来还想回来吗?他说,自己没有文凭,也没有掌握技术,在外面打工经常有失业的危险,因此回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方面是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民市民化趋势在增强;另一方面却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在城市生存下去的一技之长。那些靠做生意成功的村里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村民还是靠打工为生,而且主要是从事重体力活。而随着产业调整升级,没有技术的农民很可能会面临失业。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大批地开设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这也许是一个能让农民找到安身立命之本的方法。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即使掌握了技术,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市民”的他们就能够安居城市吗?

      城市文明的形成需要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文明是需要人们共同创建的,其成果也必须为大家所共享,而不仅仅属于城市人或者知识分子。学者杨聪敏曾提出,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包括职业融合、政治融合、民生融合、文化融合、关系融合和身份融合六个方面,这“六个融合”是市民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必经过程; 农民工的“六个融合”是一种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包涵支持关系,割裂任何一个融合就不是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其中无论哪一项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以人为本。照顾到从乡村来的新市民或者准市民的心态,关注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合理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这是城市发展所必须采取的人性化措施。

      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村落

      城镇化的发展还带来了另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应该怎么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二十二章专门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要求: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且清楚地指出: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在对河北赵县范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地方离开家乡的年轻人很少,因为当地有很多就业机会,而且就业机会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不是减少而是增加。靠着乡村贸易和当地百年“龙牌会”形成的庙会经济,村里人就势经商做买卖,既传承了村落文化也发展了当地经济。在天津蓟县西井峪调查中,也发现同样现象,当地的村民根本不愿意到外地去打工,他们知道与其在外面做一个漂泊客,不如守着家里的金饭碗。大多数年轻人白天都在县城企业打工,晚上下班就回家。既照顾了家人,也减轻了抛家舍业的风险。问起当地年轻人,他们都说城里的各种花费太多,加上就近就可以就业,挣钱不比远处的少,所以选择回到家乡。赵先生是西井峪的村民,他白天在县城的企业上班,晚上回来,孩子就在县城的小学里上学,每天下班他将孩子接回家。这样的日子已经三年了。在他看来,他们的村子比城里环境还好,“每天晚上,附近城里的人都到我们村子里来散步,我们这里空气好啊,家家有长寿老人。”

      据统计,2001年-2012年,十年间中国消失了90万个村庄,平均每天都有近80个村庄从地球上消失。这样的速度完全可以让我们想见,如果不及时制止,多年后我们还能从哪里寻找乡村的面貌,从哪里找到那些珍贵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最后一道屏障,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活态存留在乡村中。而非物质遗产一旦失去了载体,失去了传承人生存的土壤和生活环境,必然会很快走向消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村落保护是城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对福建永定土楼的调查表明,在开发利用农民土地时要同时从长远考虑村民的未来,要为他们解决生存问题。多余的劳动力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业问题,就不能把村民留在村落,因为这样的保护是无法长久的。村落的传统需要人去传承,乡村的文化也需要人去发扬。失去村民和生活的村落最后只能成为一个被遗弃的博物馆,也就是所谓的“空巢化”村落。

      城镇化不是要消灭乡愁而是为了让乡愁变得更美。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它包含了大量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庄中那些民间艺术和村落民俗文化都在每个有村落记忆的人那里获得印记。即便后来进城,成了城市里的居民,他们仍保持着过去的衣食住行习惯。而且那些久违的民间艺术比如秧歌、踩高跷等活动,仍成为多年后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是“乡愁”,每个人都丢不掉的故乡情怀。所以,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对那些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我们要进行城镇化、现代化改造;而对那些珍贵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则必须集中力量进行保护。保护是为了给自己和后代留下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中华民族最浓重的“乡愁”。

      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一些人怀疑传统村落有无保护的必要时,中央领导层的讲话实际上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同样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保护好山水田园,尤其是那些有传承价值、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十分必要。

      城镇化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村落保护是城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两者并不相悖。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村民的去和留这样两个问题,就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让村民们在城市里住的安心,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这是城镇化的关键。同时让那些留在村里的人,尤其是愿意回到村里的青壮年,也能同时享受到城市人的福利,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权利、医疗卫生权利、公共文化权利,让他们能安心地留在村中,不出远门也能安居乐业,这也应当是城镇化的另外一个侧面。“去”的人和“留”的人都能够安心,我们的乡愁才有处安放,乡愁才能更加美丽。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2014年04月30日 论丛周刊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张怀群]泾川西王母宫与西王母文化
下一条: ·民俗专家萧放:清明又称踏青节 宋代放假七天
   相关链接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
·[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潘鲁生]城镇化进程中民艺调研的路径与方法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兰玲 李文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
·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
·[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