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专家在山东大学合影
15日上午的第三单元,围绕“传统节庆与公共文化”专题展开。刘铁梁、张跃担任评议人。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阿布都哈德以伊斯兰春节和晨曦的多种禁忌为例,阐释了人们在特定时间,通过举行特定仪式或遵奉某些禁忌等手段,企图预知或操控自己的将来的诉求,并将之归为不同文化设置的“仪式”功能和阈限的问题。TBI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王学文,从美国学生参加黄帝陵公祭、欢乐春节和中国春节文化集会等几个案例,分析了国际视角下的中国节日文化传播的立意、现状和前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岳永逸题为“作为一种规训与整合机制的节日—以平郊的青苗会为例”的演讲,根据20世纪40年代燕京大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调查资料,认为对一个具体社群而言,传统性节日是社区基于生产生活方式而组织社会的方式,旨在建构一种社会制度,是社会治理与自治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策略和制度。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则以浦东圣堂“三月半庙会”发展历程为例,论述国家在场与当代庙会转型,发现国家政策左右着当今民间庙会的存废、兴衰、样貌、职能转变及未来走向。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者对于“国家在场”、“学者在场”等问题的讨论。山东大学副教授刁统菊以山东曹县花供会为例,分析了地方节日与区域社会的关系,认为火神庙会在满足人们的基本信仰需求外,最大的意义是凝聚了地方社会,各个村落在活动中既有联合,又有独特的表现。
最后,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在题为“节日:国家政治设计与地方社区传统的礼俗互动”的演讲中,认为近十年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持实施的《中国节日志》大型项目,是对非遗保护制度的有效延伸,也开启了挖掘中华文化生活之根的新思路。它通过广泛调动国内多学科学术力量的参与,在现有非遗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的以中国全地域、多民族的节日传统为目标,关注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七月半、中秋节等在不同省区的文化差异性,细致描述数量庞巨的地方节日传统以及所连带的社区生活,以“为国修志”的严谨态度,细致记录其文化表达形式和社区价值体系,从而受到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瞩目。同时,《中国节日志》设立子课题众多,从公开招标、审批立项、中期检查到最后结项,中间又有专家会审、专题研讨、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了该项目高质量的完成,其严谨的工作精神弥足称道,也为各类社科基金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作模型与实践经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