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青海召开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
  作者:蔡文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2 | 点击数:4874
 

      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召开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青海省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青海两所研培高校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学员代表、地方代表、专家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

      会上,两所高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开展研培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与会的教师代表踊跃发言,结合教学、回访活动,从完善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式、搭建展示平台、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学员作品传播销售渠道、加大传统工艺创意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学员代表畅谈了在高校接受培训后,他们在转变观念、拓宽眼界、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传承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进步。唐卡班学员多杰加、银铜器班学员金维达还特意带来了研培后创作的新作品进行现场展示及创意构思介绍。专家们建议,在研培工作中注重德艺双馨的传承人的培养,增加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非遗保护领域实施的一项重点项目。2015年以来,按照文化部的部署要求,青海省积极参与此项工作,聚焦传统工艺振兴,围绕“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目标,充分调动高校和传承人群的积极性,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研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依托青海省内外高校,青海已举办唐卡、和日石刻、湟中银铜器、湟中堆绣、土族盘绣、河湟刺绣、果洛格萨尔手工艺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900余人次。通过培训,广大传承人群加深了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拓宽了眼界,提高了传承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10-12 第8版: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回应社会与时代需要 构筑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体系
下一条: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链接
·[孙瑶琦]“他者”视域下的民俗书写·[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霍福]刘敏宽的关公情结与青海关公文化·[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晏周琴]青海热贡六月会中的“开红山”仪式调查研究·[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
·[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
·[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
·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西北花儿与高原民俗文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国际视野下的高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
·《青海村落民俗文化志丛书》正式启动·青海热贡破题“非遗”后继乏人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2018中国青海《格萨尔》史诗系列活动在青海成功举办·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京开幕·项兆伦: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用”字引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