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非遗保护不是为表演 而是为回到生活
  作者:本报记者 王敏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9 | 点击数:2258
 

      非遗项目需要保护和传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前不久,盘锦将几近消失的传统记谱方式工尺谱挖掘、整理出来,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搬上舞台。然而,工尺谱的学习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难以维系生活,导致和其他一些非遗项目一样,陷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

      此种情况下,我省有非遗传承人与企业合作,扩大演出市场,传承队伍也因此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如何在开发中避免因逐利导致本末倒置,保持非遗项目的原真性,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付出与收入难成正比后继乏人是非遗传承面临的共性问题

      春的气息越来越浓,可盘锦市工尺谱传承人李润中还在回味去年冬日的那场演出。2016年12月24日,在盘锦市第二届冬季稻草艺术节上,6位民间艺人在舞台上念唱工尺谱的谱字,让观众领略了中国传统记谱方式的魅力。看到人们对于工尺谱的好奇和认可,李润中既倍感欣慰,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

      作为记录和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媒介,工尺谱曾是明清时期通用的记谱方式。但随着西方的简谱和五线谱的流行,工尺谱逐渐没落,如今的年轻人几乎无人能识,就连李润中也一度放弃使用工尺谱。如果不是盘锦挖掘整理地域文化,找到了一些早年民间艺人用工尺谱谱写的曲调,并请李润中将之翻译过来,工尺谱在当地也许将被彻底遗忘。

      为了挽救这一古老的传统记谱方式和老曲调,盘锦市于去年6月将工尺谱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润中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然而,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工尺谱的传承并非易事。“简谱等现代记谱方式更为简单易学,早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杨久盛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学校讲课时,也只有讲到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时才会提及工尺谱。

      对于工尺谱的传承,杨久盛叹了口气,只说了一个字:“难!”李润中也深知工尺谱传承的难度,但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想着将其先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记谱方式。盘锦市举办的第二届冬季稻草艺术节,恰好为工尺谱提供了展演的机会。李润中为了将工尺谱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费尽了思量。在李润中的记忆中,早年间开鼓乐坊的父亲教自己和师兄弟们吹唢呐时,都是从念唱工尺谱的乐谱开始。

      于是,他在当地找了几位有音乐基础的艺人,教他们念唱工尺谱的基本曲子,并将这一过程搬上舞台。在表演之前,李润中为了告诉人们什么是工尺谱,还专门配了一段旁白——提起工尺谱,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其实工尺谱是古代记录音乐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已流传上千年,是艺人演唱的字谱,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演出是成功的,工尺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民间艺人也向李润中打听工尺谱的事儿。

      然而,这种方式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表演工尺谱的几位艺人只是如同唱歌一般,念唱两首曲子,并未掌握精髓。“真正掌握工尺谱,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李润中坦言,找一个愿意拿出3年时间专门学习工尺谱的人还是有些困难的。这不仅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工尺谱很少有机会用到,无法带来收入。事实上,学习过程漫长、无法维系生活,不仅是工尺谱传承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非遗项目共同面临的难题。

      仅靠“输血”无法彻底摆脱窘境有非遗传承人开始与企业合作

      我国自2004年8月签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便采取法律、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来促进非遗的传承,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近几年,国家及省(区、市)各级政府尽可能多地给传承人提供展示展演舞台,并且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上个月中旬,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其中辽宁省累计投入2500万元。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非遗保护传承上的一些压力,但是仅靠“输血”式的支持,无法确保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评估报告》中关于问题及建议部分的阐述恰恰印证了这一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如何摆脱非遗传承的窘境,已成了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市场对接上帮助他们。”盘锦市文管办主任、著名民俗专家杨洪琦说,岫岩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王福玲的遭遇给他很大的启示,非遗完全可以凭自己走出一条活路。今年48岁的王福玲,16岁便师从岫岩有名的大鼓书艺人孙景州学唱大鼓书。王福玲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看着师傅唱,不久之后便能独自登台唱大鼓。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电影、电视等新娱乐方式遍地开花,大鼓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受众群体日益缩小,演出市场也渐渐萎缩。为了维持生计,王福玲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大鼓书,改行做起了影楼生意。2008年,岫岩东北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后,王福玲又开始唱大鼓,但也仅限于在相关部门组织的一些活动中进行展演,影楼依然是她生活的来源。5年前,在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和民俗专家的帮助下,王福玲与盘锦一家餐饮公司签订了合同,常年在这家公司的沈阳万象城店表演东北大鼓。

      最初,王福玲对此并没抱有太大的期望,她不相信一家餐饮企业能改写大鼓书的“命运”。然而,让王福玲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她开始演出后,餐厅的客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些人还专门带外地的朋友到此就餐,向他们展示辽宁的传统曲艺表演。更让王福玲感到欣慰的是,餐厅里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要拜她为师,学唱大鼓书。后来,王福玲推荐自己的师兄弟进入该公司的其他连锁店进行表演,并且让儿子关掉了影楼,学弹弦儿。如今,岫岩东北大鼓的队伍不断扩容,出现不少职业大鼓书艺人。

      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走市场非遗开发不能无限性逐利

      岫岩东北大鼓因企业的加入,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传承,这让李润中等其他非遗传承人看到了一条新路。在去年的小年夜,李润中及其他一些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盘锦市大洼区一家温泉酒店的邀请进行了演出。那一天的表演现场十分热闹,不仅有数千人来观看,现场展卖的非遗产品也几乎销售一空。

      非遗与市场对接、和企业共舞,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发展。与王福玲签订合同的餐饮公司的老板张松坦言,餐饮做的不仅是美食,还有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唯有文化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反过来,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据了解,盘锦这家餐饮公司不但将非遗传承人请到餐厅进行常态化的演出,还对东北大鼓的传统段子进行整理,到现在已有40多部。

      这种做法,也分担了非遗传承人肩负的压力。企业和非遗的结合,让传承人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但一些民俗学家对此却格外抵触。在他们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国家拿出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支撑,而不是拿着遗产去换钱。有专家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很多企业开发非遗项目时,只是将传统文化碎片式地搬上舞台,推向市场,很容易丧失其原真性,况且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回到生活。

      虽然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在寻求发展的时候,不能因为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尝到了一些甜头,就蜂拥而上。东北大鼓、工尺谱这些民间工艺类、歌舞艺术类非遗,因与文化主体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迎合了现代旅游、文化产业等的发展,适合走入市场进行保护性开发,但各相关参与主体还需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重在可持续传承而不是无限性逐利。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民性的特点,理应得到全民的认知、欣赏和传承。现有的商业化文艺展演以及旅游市场的文化销售等模式,虽然推进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但同时也加速了非遗的符号化与客体化进程。但无论如何,只要分清哪些非遗适合开发,哪些必须得到原真性保护,非遗的出路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得多。

本文原载:《辽宁日报》2017年3月28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第一阶段于北师大圆满结束
下一条: ·非遗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