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朝戈金]从传承到传播 朝向互联网+时代的共同行动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6 | 点击数:2255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青年网、中国手艺网承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京启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做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能够参加由中央网信办和中国文化部共同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并致辞,深感荣幸。这项为期两周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铺开的网络传播活动,既是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合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实践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5年来在非遗领域展开的又一项举国措施,因而意义深远。公约强调,缔约国应努力采取一切适当的手段,运用教育和信息计划,以及能力建设活动和非正规知识传播手段,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在公约的《操作指南》中明确强调“在适当情况下充分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并在“传播和媒体”一节中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包括“运用各种传媒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信息技术机构推动信息的互动交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正规传承途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鼓励针对年轻人这一目标群体设计和制作互动式参与项目等。在我国的《非遗法》和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中,也有含义相同的条款和精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通过各种有效恰当的手段,弘扬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当代生活中确保代际传承。

      大家知道,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顺势而为,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今年八月初在比利时列日召开了“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开幕式致辞中,我曾说道: 

      “我们诚挚地欣喜于科技的进步,因为它带来了与以往很不同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景观。大数据、海量存储、便捷搜索等,带来新的学术维度和新的生长点。英特网在全球瞬间传递思想和代码,极大地刺激了不同领域之间前所未有的广泛合作……我们坚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和互补,必将有利于人类的长久福祉。”

      今天,我们在这里便见证了科技与人文携手合作的生动实践。我们国内的众多大型互联网公司积极参与了这个用网络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其历史轨辙、现实遭际、地方知识、美学品格、传承规律、实践方式、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将通过用以往的传播手段所难以比拟的广度和速度,传播到数量巨大的网络用户中。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老百姓的文化实践,主要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在代际之间纵向传承,短时间内跨越巨大空间的横向传播,就不太多见。今天,在互联网平台上,音声、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等,可以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遍地传扬。与此同时,每个用户的能动作用也被放大和增强,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和消费者,而且还可能成为信息的补充、修正乃至再创造的参与者。一个彼此联系紧密、高度合作的多元行动方正在聚拢;人们能动地、富有成效地、以彼此协作的方式,共同推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共同体”的逐步形成。每个希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都会欣喜地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得以传播和推广。为此,我们应当感谢众多社会力量、互联网行业及专业人士的参与和奉献,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会有这样的共同行动。让我们为之鼓掌欢呼!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我们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欢呼的时候,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另外一方面的效应。譬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人。离开人就无法确保非遗的存续力。在虚拟空间中大规模传播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最终要落到具体人身上,并最终要由这些非遗的持有者代代相传,方能赓续和发展。人是文化的主体,在互联网上如何体现人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让年轻一代成为后继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新的问题。再比如:在互联网上共享是容易了,某些类型实践者的生存空间是不是会受影响?这就需要研究。国外已经有相关案例报道:说电台广播一方面在普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用很大,另一方面却让某些传承人的演述机会减少了。

      今天,互联网让分享这些音视频信息易如反掌。那么,如何保障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也能从这种大规模传播中获益,也是一个涉及伦理的新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解决办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所述,“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或个人应从源于这类遗产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保护中受益”。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往往与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网络呈现时,需要尽力缩小技术呈现方式的局限性,因为“去语境化”会或多或少遮蔽非遗的人文价值。此外,互联网的规模效应也会放大商业的力量,是否会因此带来某些非遗项目的过度商业化和商品化倾向,也需要提早警觉。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播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线上和线下、虚拟和实有、旁观和操演、顺应时代潮流和坚守人文价值、推动固本创新和抵制歪曲误用,在所有这些维度上,都要有审慎的考量和精准的拿捏,才能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最后,祝本次大型网络推广活动大获成功,我坚信这将是一个前无古人的精彩范例,也会是追随者们争相效仿的样板。

      谢谢大家。

本文原载:中国手艺网 2017-09-15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朝戈金]从传承到传播 朝向“互联网+”时代的共同行动
下一条: ·“中华传统民俗蕴含的神韵与智慧”和“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