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筹备,首个中英双语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在剑桥大学正式开通运行。该馆由英国剑桥大学“康河计划——保护即将消失的世界”项目组主办、江苏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和中国7家昆曲院团支持,实现了昆曲的传承传播与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建成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平台。“新”在何处?这是因为它具有国际化、智能化、无限性三方面主要特征,即三个“I”:International、Intellegence、Illimitable。
所谓International,不仅因为昆曲数字博物馆是中英双语的,而且融汇了东西方的戏剧研究方法,借助了剑桥大学“康河计划”实施30多年来积累的一整套分析方法,有利于在国际层面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昆曲,也有利于东西方戏剧的交流互鉴。同时还体现在博物馆的资料来源面向全球,既有中国昆曲博物馆和国内院团提供的,还有剑桥大学博物馆长期积累的,并将向世界广泛征集。它的建成是国际合作的成果。
所谓Intellegence,是指昆曲数字博物馆的建设采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初步实现了智能化展示。在视频演示方面,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通过VR眼镜犹如亲临剧场、戏台、园林等多重实景,实现360度观赏昆曲;在实物陈列方面,通过高清3D技术,可以放大、旋转,多角度观察昆曲实物;在史料整理方面,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化扫描与修复技术,成功修复了一批极为珍贵的上世纪老一辈昆曲艺人视频资料。
所谓Illimitable,是指数字技术为博物馆提供了无限空间。目前“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已征集昆曲实物资料370多件,演出和教学视频100多部,研究文献70多篇,总数据量超过6TB。
建设“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的新探索。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瑰宝的昆曲,起源于600多年前的江苏昆山地区,被称为中国的“百戏之祖”。200多年前,由于种种原因,昆曲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上世纪初,中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昆曲艺术濒临灭绝。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昆曲专业院团逐步恢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5月,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文化部进一步加大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的工作力度,制定并实施《文化部保护和振兴昆曲十年规划》,扭转了昆曲的困境,基本建立了保护和传承体系,这朵古老艺术之花再次绽放。但我们仍需要像保护中国的珍稀国宝大熊猫一样,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中国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已经超过1800只,但全国七大昆曲院团的演职人员只有800多位。昆曲的国内观众基础特别是青年观众也是薄弱的。昆曲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化、高科技,拉近了这一古老艺术同普通观众特别是青年的距离,只需要打开网页,就能很便捷地获取丰富的昆曲资料,欣赏精彩的昆曲表演,为昆曲艺术的永续传承、活态传承、广泛传承开辟了新途径。
建设“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为全方位加速度向世界传播昆曲艺术提供了新动力。上世纪30年代,昆曲开始传向西方剧坛。梅兰芳先生曾携《铁冠图》《牡丹亭》等昆曲折子戏赴纽约百老汇和莫斯科国立大剧院轮番演出,昆曲开始受到西方观众喜爱。美国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扬(Stark Yong)认为,梅兰芳的演出让他看到了昆曲的“美、雅致和崇高”。改革开放后,昆曲海外演出渐趋活跃。江苏省昆剧院、苏州昆剧院曾多次赴欧美日演出,参加了“西柏林世界地平线艺术节”“巴黎秋季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艺术盛会。特别是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多次赴海外演出,受到西方世界热捧。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江苏省文化厅连续3年在英国多地开展了“中国昆曲英伦行”系列活动。虽然这些向世界传播昆曲的努力卓有成效,但由于受到时空限制和语言隔阂,受众面较小,影响也有限。“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因其国际化、智能化和无限性的特点,将冲破时空和语言限制,使昆曲变成即时传播和全球共享。
面向未来,期望进一步丰富“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内涵,深入与境内外的昆曲研究、收藏机构和个人的合作,积极对接国内外的新媒体平台,开发多种终端的展陈功能,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和传播力。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文化报 2017-09-12 09:02:49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