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镇江多家商场、超市及街头弥漫着一阵阵浪漫的气息——今年七夕节不巧落在星期一,早就“码”准时机的商家便将促销重头戏放在了这个双休日。无论是鲜花传情、烛光晚餐,还是化妆品、黄金饰品优惠销售,商家不遗余力掘金“浪漫经济”。
镇江市民沈先生笑称,如今过什么节大多是商家作“提醒”。“早在一个多星期前,我就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七夕促销推送了。我天生没有浪漫基因,不会因为七夕节特意给老婆买东西,但看着商场里服饰、电器、开学装备等都有打折活动,也决定带着家人去凑一凑七夕的热闹。”沈先生告诉记者。
昨天,镇江大市口商圈热闹非凡。各商家联盟推出的“爱在大市口”全时段免费停车,吸引了不少人气。此外,巨型气球展、抓娃娃大赛、单身领好礼、中式婚纱秀等活动异彩纷呈,为夏秋之交略显沉寂的商场注入了一股活力。
记者发现,热衷过七夕节的群体以90后居多。在镇江大学科技园上班的小赵今年25岁,年初刚与男友领了结婚证。昨天,她兴奋地拉着老公一起去逛街。她表示,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既有复古的浪漫,商场里又有这么多实惠的活动,挺好玩的。
如今,商家“搭车”圣诞节、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促销已经司空见惯,借七夕、端午等传统节日促销也逐渐兴起。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余红艳认为,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一方面源于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的大背景,源于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积极传播;另一方面,商业炒作也是一支功不可没的社会力量。客观上,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正是有了商家“提醒”,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人才知道某个传统节日要到了;同时,这些传统节日的过节方式、意义也经由商家的广告语传递到千家万户。
余红艳表示,文化传承并非简单的形式呈现。节日文化的内涵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了解并传承下去的民族精神。市场的利益化往往容易驱使商家更多地去追逐、凸显节日文化中具有显在利益性的那部分价值,例如七夕节被演绎为“中国的情人节”,正是基于“情人节”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商业价值。由于西方情人节的传入及其带来的极大反响,让国人蓦然回首,原来我们的七夕节表达的正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坚贞不渝的爱情,这一发现带给商家难以言表的激动。
然而,七夕节是否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呢?据南北朝时期的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在七夕夜,姑娘们大都斋戒一天,沐浴停当,与闺密或邻里少则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乞巧活动: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祭品;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边吃点心享受着闺密的友情,一边朝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俨然,自汉代以来的七夕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节”,寄托的并非男女情爱的“情人节”文化,更多传递的是几千年来女性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虽然商家对七夕节的演绎有点儿‘跑偏’,但我们仍要肯定其传承传统文化带来的积极效果。希望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市民,恰如其分地传播真正的节日文化,寻求符合节日文化精神的商业宣传途径。”余红艳说。
(翟进)
文章来源:金山网 2017-08-27 00:34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