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作了浩如烟海的民族歌谣,这些民族歌谣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积淀,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宝藏。在大众传媒时代,充分了解民歌文化,揭示中国民歌的社会价值,接受民族传统的音乐熏陶,对于保护、传承中国民歌,提升中国音乐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反映百姓真实生活
中国民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玫介绍说,《诗经》中的“国风”记录了当时北方地区的民歌,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及百姓生活。后来的楚辞、汉魏乐府、相和歌、唐代曲子以及明清的时调等,都是可以从文献记载中看到的古代民歌,虽然没有乐谱,但从文辞结构也可以体味到其音乐形式和今日传唱的民歌颇有相近之处。李玫表示,各民族的民歌承担了传授知识和记录历史的功能,甚至可以组织协调社会结构、社会活动。此外,民歌还成为各种音乐文化品类的基础,如年节活动中的歌舞、器乐、戏曲和曲艺中的很多元素都取材于民歌。在李玫看来,民歌保留下的社会信息非常真实,不亚于详细的实录记载。
中国民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乡土性和民族性。民歌植根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土壤,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定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表示,当代民歌研究要结合各族民歌传承和发展的具体语境。她以彝族民歌为例,谈到彝族文化传统与当代彝族音乐创作之间相互激发,从主题、形式、语言到表现手法、典型语汇,彝族传统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彝族新民谣的创作;而彝族音乐的传唱更好地传播了彝族热爱生命、顽强不息的精神。
从乡村走向都市
如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巴莫曲布嫫谈到,这些音乐人的声音来自心灵深处,自然天成,尽显本土文化魅力,因而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关注。山鹰组合、阿吉太组合等,这些少数民族音乐人取材于民族传统,以独特的民歌音律映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将现代音乐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借助汉语语言,进一步促进了民歌的创新和推广。
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民歌艺术从乡村走向都市。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周凯模表示,当代民歌艺术的都市化变迁,受到两方面传播因素的影响:一是当代乡村的城镇化建设,二是乡民进入都市谋生。两个因素聚焦于同一处,即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民歌主体身份的改变,而民歌必然要去适应身份发生改变的民歌主体的新精神需求。如城镇化后的广场舞,取代了打谷场上的狂欢,由此而来民歌风格从叙事歌、情歌、摇篮曲的悠长抒情转换成整齐划一的节奏型;进入都市打工的乡民,喜欢在公园中组织同乡歌会,以乡音获得身份认同的安全感。同时,又吸收都市化的流行歌舞来丰富原有乡村民歌的表现方式,令民歌艺术在乡土基础上延伸出了各种与都市文化交互链接的艺术变迁形式。
民歌新唱是时代的选择
在周凯模看来,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歌经典是传家宝,要高度珍视和悉心养护;要创新民歌,就要扎实研究、深刻体味原汁原味民歌精髓。对于21世纪听众而言,这些穿越时间隧道的老歌仍然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李玫认为,在过去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民歌也记录了这些社会变革。“只要有品质,只要能打动人,民歌新唱是时代的选择。”
“与叙事长诗不同,民间歌谣通常体裁短小,许多深谙传统程式的歌手能够结合眼前事物进行即兴创作,这提升了民歌创作和传播的自由性与灵活性。”巴莫曲布嫫表示,民歌民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也为民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少数民族歌手善于提炼传统音声的表达范式,不断创新、探索,运用视频网站和微信平台,传播原创音乐,结合视觉化表现方式,推广少数民族音乐。与此同时,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歌艺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09月04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