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失落的民间故事需要“徐荣耀们”来打捞
  作者:刘克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5 | 点击数:1922
 

  在宜昌,徐荣耀绝对算得上一张“文化名片”。“中国故事家”、“湖北民间故事大王”……在徐荣耀50余年的文化艺术生涯中,斩获荣誉无数。他最看中的就是“全国民间故事之乡”的“乡长”称呼,“故事的根在民间,我一辈子只想做好创作、演讲、出版故事这一件事,我要永远和乡亲们在一起。”他  “故事多多载五车,绘声绘色若悬河,一张铁嘴行天下,荣耀一生万世歌”,把宜都故事从乡间僻壤讲到繁华都市,讲到工厂机关、讲到学校军营,讲到宜昌所有的县市区,讲到湖北剧场、洪山礼堂,讲到了深圳“世界之窗”和上海“东方明珠”,讲到北京“老舍茶馆”和人民大会堂。(8月10日中国文明网)

  我国是一个民间故事大国,这些富有浓郁乡情、乡土韵味的故事,忠实记录了基层群众的生活风貌、审美诉求,也帮助群众完成无形的精神进步、价值提升:崇德向善、乐善好施、尊老爱幼、追求醇美。所以各级政府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视,前不久,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指出,“民间文艺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坚守民间文艺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做好民间文艺传承、发展、创新,不断激活民间文艺生命力。

  遗憾的是,这些年在网络文化、舶来文化的影响下,民间文艺出现了“失落”的态势。有人认为它土气,有人认为它已经过时了。更有人生出了自卑感,认为它没有洋文化带劲、过瘾等。诸多重大文化活动和影视媒体对之的关注报道也不够多。民间审美出现了疲软的态势,以致于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如数家珍,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却知之甚少。

  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失落”的是一则则小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因为故事背后有价值观、审美观,往深处说,我们丢失的则是传统文化敬畏感、富有乡土风韵的文化自信。当更多民间故事远离了国人的生活,甚至我们的后人对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和文化知之甚少,就容易出现民族审美的自卑和荒芜倾向。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为“徐荣耀们”的“努力的打捞”而倍感欣慰。这些年,在不少地方,一直有一大批民间文艺的崇拜者,默默守护着民间文艺这一方家园。比如徐荣耀用50年的时间搜集故事,想方设法将散落民间的故事整理出版,留住民间文化的记忆,50年间竟然“寻访了180位民间艺人和民间故事传人,搜集到2400多则民间故事”,为民间故事的传承打下了重要的根基。他还亲自写故事,结合身边的案例去写,让民间文艺生发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色彩,而且,他还将这些故事讲给群众听,让民间故事成为群众的有效的道德教材。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壮大民间文艺力量”。希望有更多“徐荣耀们”能及时作为:礼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大美,张扬文化自信,努力进行担当,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文化记忆,为民间文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做出积极的担当。

  文章来源:番禺日报 2017年08月13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
下一条: ·商家掘金七夕“浪漫经济”
   相关链接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
·[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