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封7月15日电(记者 杰)7月15日,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振犁《中原神话通鉴》(四卷本)新书发布会暨“挑战与机遇: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原神话通鉴》的价值和意义、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
年逾九旬的张振犁教授被誉为“中原神话研究的拓荒人”。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介绍说,《中原神话通鉴》是张振犁教授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带领河南大学“中原神话调查组”田野作业的成果,其中不仅包括当时中原地区流传的中国古典神话异文,也汇集了大量民俗、文献等资料,基本囊括了中原地区的大部分神话人物,集中展现了数千年来中原神话的丰富性。
中国古典神话在文化传播中曾产生了许多错觉与误解。在现代学术史上,曾有学者提出甚至认可了“中国古代没有神话”、“中国神话不如希腊神话”的观点。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有鹏看来,中国古典神话的丰富性丝毫不逊色于希腊神话。这部《中原神话通鉴》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整揭示出中国古典神话在中原地区的流传状态,表明中国古典神话不仅没有失传,而且谱系清晰,自成一体,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巨大价值与魅力。
得益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推进,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神话学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效群表示,近年来南方少数民族神话、史诗的研究成果表明,南方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可以与中原神话相互印证。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表明,神话材料与考古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印证,从而能够有效弥补考古资料的不足,这一情况将为我国的神话学、考古学研究乃至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看来,神话的民俗学研究不仅可以补足文献记载不足的问题,而且是考察神话流变,在当代社会实现国家认同、地域认同,甚至跨国认同的重要活态材料。
此次会议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7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