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杜谆]从零和到共赢: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弈
  作者:杜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7-26 | 点击数:6709
 

        2. 思想政治教育之于民俗

        面对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民俗,必然要经历一个识别、认可、变迁的过程,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而具有时代引领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民俗的评判、合法化以及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⑴ 思想政治教育为民俗的评判提供参照。一般认为,民俗是一种中性的文化和生活,可评比性较弱,不宜对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进行好坏高低的评比。但包罗万象的民俗难免鱼龙混杂,既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善风良俗,也有不利社会发展的陋俗恶习。

        为了让民俗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借助一定的参照体系对民俗的内容进行评判,对其发展方向加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恰好具备这一功能。面向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描绘了社会的应然景象,凡是符合社会应然要求的民俗仍将存在于未来,反之则可能消失于未来,以此为据,就可对当下的民俗做出评判和引导。但参照只能是参照,不能完全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来衡量民俗并加以取舍,否则会造成现实生活中民俗的大规模变迁,引起人们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混乱,最终导致社会问题。

        ⑵ 思想政治教育为民俗的合法化提供路径。不可否认,借助一场举国上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民俗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地位得到空前提升,甚至在旅游、餐饮、服饰、建筑、表演等行业出现了以民俗为招牌的民俗主义现象。但热闹的背后反而更凸显了民俗的尴尬境遇,即合法性不足。现实中的民俗并未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尊重,一旦与社会上的其他事物发生冲突,民俗最易成为被违背和抛弃的对象。

      为争取充分的合法性,民俗应该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能够为民俗提供合法化路径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大传统节日。由于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主流意识,四大传统节日最终成为法定节假日并获得了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当然,民俗合法性的获得并不限于法律层面,更多的合法性还在于政治和社会层面。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些由民间信仰建构的文化空间成为保护的对象,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双重认可,就是政治和社会合法化的例证。今后,民俗应继续在反省、改进自身不足之处的同时,运用主流话语声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不断探索、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合作的模式,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合法化。

        ⑶ 思想政治教育为民俗的发展提供外动力。民俗具有变异性,可以主动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民俗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相比,民俗的稳定性更为根本,这就决定了自发状态的民俗调适,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微调。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转型期,民俗的微调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民俗变迁的历史经验来看,当某一民俗已经不再适合现实的需要、甚至成为阻碍因素时,仅仅依靠民俗自身的力量,往往不足以在必要的时间内自行消失,这就需要外来的动力促成民俗的变迁。在各种外力来源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发现问题的敏锐眼光、宣传动员的强大力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营造出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民众的观念和行为,最终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纵观百年来中国各种陋俗恶习的消失,思想政治教育功不可没。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不良习俗,仍需借力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改造或改进。

        总之,无论是民俗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应摒弃不相为谋的惯性思维,结束相互之间的不合作状态,积极探寻切实可行的互惠路径,进而打破各自的发展困境,实现从零和走向共赢。

       注释: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参阅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2011(5).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本文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张举文]亚民俗:学科发展的有机动力
下一条: ·[杨卓君]华师大人类学民俗学工作坊:从西郊农民画到鬼畜视频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