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寻求合作、共谋发展,但事实上二者之间是一种貌合神离的共存状态。过去与将来、民间与官方的时空关系,造成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已经发生、现实中依然存在的兼容困境。为实现合作共赢,要打破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不相与谋的惯性思维,探索、创新二者之间互惠互利的有效路径,进而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民俗;思想政治教育;共存;困境;互惠
作者简介:杜谆,男,河南淮阳人,博士,天津工业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一、貌合神离: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存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随之得到较快发育,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顺时而动,以适应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作为中国文化、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断做出调适,以期在转型的中国社会发挥自身功能,二者由此呈现出走向合作的趋势。
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之时,其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移风易俗、促进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民俗研究的这一学术诉求,为民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定了基调。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发起的全国性民间文化普查活动中,民俗学界积极参与,最终完成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民俗资源。2003年,文化部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规格升高、规模扩大,变成由各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文化遗产的话语体系内,民俗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得到新的阐释,为民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似乎也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并从政策层面做了明文规定。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先后下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针对高校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要把民族精神、节庆日等优良传统拓展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传统文化相关学科也被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的重视,作为传统组成部分的民俗,理应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十年来的现实情况却是,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以相互游离的状态共存。民俗没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成为民俗的用武之地。以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虽然相关文件提出了“优秀”的要求,但并未明确“优秀”的标准。从选取结果来看,能够被认定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都源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属于精英文化范畴。而作为草根文化基本形态的民俗,因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生活性,很难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一种被讲述的文本,未能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这就不难理解,高校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成了对诸子百家的当代解读。更为不幸的是,当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精英文化需要在比较中凸显崇高时,民俗就责无旁贷地充当了反面教材。
实地调查同样证明了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游离的共存状态。以“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主题,我们曾对天津市7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民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对民俗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性层面,看不到其中蕴含的民间智慧、民众情感、民族精神,更妄谈它们对于民族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则简单化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也被认为是政治思想的教育,而这些都与民俗无涉。民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又无益于民俗的传承。即使是传统节庆日,有些学生认为此时提及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会让传统节日的内涵走样,还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貌合神离的共存现状带来了各自的困境。一方面,丰富的民俗资源未能进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导致民俗自身发展变迁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对民俗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时,错过了一个破解困局的可能途径。再加上历史的原因,民俗影响的扩大往往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张旗鼓也意味着民俗生存空间的缩减,民俗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进行着一场损人才能利己的零和博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