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李向平]神俗之际
  作者:李向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7-03 | 点击数:2278
 

  十年前,自己曾有一次难得的川藏朝山的体验,独自一人向着一座雪山顶峰不断地攀登,汗流浃背间在不断思忖近年里生活的反复,身心情感随之起伏,渐次升腾超离,在雪山顶峰最终放空一切……当时我就在琢磨,这大概就是人类学或民俗学领域中的朝圣体验吧!

  十年过去了。岳永逸教授的这本新著《朝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不但唤醒了我的朝山记忆,还由此勾连出有关中国民间信仰、民间庙会研究的若干问题。此前,永逸兄已有佳作在先:《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这本集其大成,集中论述中国民间信仰、民间庙会,将民间信仰、民间庙会中有关灵验、红火、热闹、行好、磕头等本土语汇提升到学理层面,有效地对当代中国庙会的传衍与变迁进行解读,可说得上是对中国民间信仰、民间庙会整体而深入的研究。

  在岳永逸教授反复论述的“心灵图景”之中,作为庙会核心部分的民间庙宇,是个体生死依托的场域,以庙宇作为神人共处的神圣空间,演绎、诠释着生命的本源、意义与归宿。

  岳永逸教授最为独特之处,是民众人神一体的造神逻辑的高度肯定,进而将乡土庙会视为在家与庙之间让渡、转换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脱离日常生活的祭拜或节日庆典。这样的研究方法,使作者能够打破微观与宏观、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神圣与世俗、狂欢与日常、个人与社会、客位与主位、客体与主体等二元话语的藩篱,尤其是突破了人与神、家与庙、公与私、一神教与多神教的机械对立。

  以往这个领域的研究,经常陷入到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陷阱里,岳永逸教授的叙事方式明显是要超越这种二元对立,跳出这个死穴。只有正视乡土信仰,才能真正将其转化为一种能激发并凝聚民族心性的精神性存在。

  今天,更多的力量介入进来。非遗、香火经济、家族复兴、农村文化、传统节日……这些力量要把民间信仰纳入宗教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甚至全球化的境遇,就我的田野资料看来,很多庙会就不愿意被收编进入宗教……所以,我很赞成岳永逸教授的核心论述:在多方参与的情况下,庙会成为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社会剧场”。这些活动虽然被各个方面浓妆艳抹地展示出来,但其活跃其中的主角却并非底层信众,而是不同程度居上位的利益群体。这才是中国民间信仰或民间庙会的结构性难题。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2017年7月2日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朝戈金]《格斯尔》研究新乐章
下一条: ·岳永逸:只要世俗不能解决全部困境,神性就有存在的可能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