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罗杨:文化遗产的两个当代考题
  作者:罗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6-14 | 点击数:1995
 

  自2005年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我国的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保护、公众认知、社会参与的保护理念日益增强。从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调整显然是着眼于当前和未来的遗产保护实践,名称的变化反映出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和发展。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版特约请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分别撰文,聚焦新形势下遗产保护的时代命题,探讨文化和自然遗产综合研究与共同保护之路。——编者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从未中断文明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以勤劳勇敢和智慧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而今,许多都以文化遗产的形式留给了我们。这些文化遗产镌刻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大国,目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24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87万项,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国也处于领先。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堪称首屈一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量位列世界第一(39项),世界遗产总量位列世界第二(50处)。毋庸置疑,我们的遗产资源是领先的,与此同时,保护的困难也不容小觑。在迅猛的现代化大潮冲击下,文化遗产生存状态日益脆弱,而我们保护的脚步似乎跟不上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

  文化遗产映现着历史的光辉,彰显着人文的精神,渗透着未来的憧憬,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必须得到社会和全民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是实现政府与民众互动、官方与民间合作的有效平台,从而形成全社会合力,让当代中国呈现出“保护遗产,人人有责”的局面。

  在今年的遗产日,湖北神农架将召开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四川成都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河南洛阳将举办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主场活动,等等,可谓精彩纷呈。

  “一带一路新平台,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今年的诸多遗产日活动中,“一带一路”与文化遗产的结合牵动着世界目光,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融合等主题汇聚着传承人的能动性与民众的生活期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世界遗产,这一笔巨大的遗产是开展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共同基础。当下,加快“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古老文明间的交流将再次促进今天的人类建立更为紧密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

  当前,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着环境退化、战争与恐怖主义破坏、非法盗掘、过度旅游、快速城镇化等问题的威胁,亟须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作为一个遗产大国和负责任的大国,必将在其中发挥显著作用。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努力的方向:遵循保护世界遗产的共同理念,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强国际“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协商对话,提出科学务实的保护措施和利用办法;合作开展“一带一路”世界遗产的学术研究,以科研力量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带一路新平台,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蕴含着千年中华文明智慧之光的文化宝藏开掘出来,如何向世界作出蕴涵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国际化表达,是摆在遗产工作面前的世界性课题。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既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又要加强文化交流;既要积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又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来华展示交流,友善地学习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要以能够融通中外的新思维、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诠释好“中国故事”。今天的“一带一路”不是单纯的经贸之路,而是互惠互利的持续良性循环之路。置身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孤掌而鸣,“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条件。须知“一带一路”是一条全新的“复兴”之路而不是盲目的“复古”之路,它是在千年底蕴的热土上拨亮的文明愿景,营造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复兴之梦。

  “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我国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至今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1372项,国家级传承人1986位。然而,毋庸讳言,虽然国家重视了,社会关注度高了,知名度有了,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和当代走向仍有待进一步廓清,大量非遗仍未摆脱失传和断层的困扰。非遗是迷人灿烂的,同时也是脆弱的。非遗本源自农耕文明祖先的创造,在今天它曾经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空间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手工制作在机械化生产中也不再有竞争力。本世纪以来,政府和学术界不断提出从“抢救性保护”到“整体性保护”再到“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的理念,其宗旨都在力图激活非遗的潜能,满足社会和大众的生活实用和艺术观赏需求,这才是非遗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

  生活是变化的生活,文化是发展的文化。当“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已成为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当振兴传统工艺已上升为国家计划,当让非遗回归生活、融入社会已成为人们的期盼,非遗的传承必然离不开发展与出新。非遗本身就如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在光阴里翻滚出跳动的涟漪,而从来不是干涸的枯井。《天工开物》云:“制以时变”,讲的就是手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传承也好,保护也好,其宗旨绝不是抱残守缺,我们既要看到古老手工技艺的恒常不变,也要看到其因时而变。不变的是心手相应的核心技艺,变化的是应运而生的时代要求。只有让传承千年的老手艺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在传承基础上出新,老手艺新工艺,老传统新创造,才能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对接,古典与时尚的融合,使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生机和活力。保护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只能品味欣赏“活化石”,而是激活遗产的DNA,让遗产在如梭岁月的流转中生生不息。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步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既要以礼敬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以虔诚的心境学习文化遗产,更要以开拓的精神解读文化遗产,不断地为遗产补充新含义,注入新内涵,作出新解释。要克服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利用、轻深入研究,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内涵,重短期举措、轻长期规划的现实问题,真正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活起来,让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重回当代人的心田,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既有古老的风貌,又有当代的风采,既有民族的意义,又有国际性的价值。

  (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文章源自:“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众平台 2017-06-09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非遗推广可以更有趣
下一条: ·冯利民:自然和文化遗产当共同保护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