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万建中]《民俗学概论新编》:民俗学学科本体建设和教材创新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24 | 点击数:4790
 

      《民俗学概论新编》,邢莉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48.00元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推动了中国民俗学者对于学科本体建设的反思,《民俗学概论新编》是重构民俗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俗学这匹黑马在社会学和人文学科中彰显了不容忽视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依托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在各个高校建立起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997年,“民俗学”成为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中国民俗学者身体力行,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民俗学者对于学科本体建设的反思,2016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俗学概论新编》,是探讨民俗学理论和重构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这部书将民俗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和论述吸纳到课程体系当中,论文式的学术话语转化为教科书的规范呈现,极大地提升了理论层次和书写水平。

  民俗学是什么?这是学科定位的首要问题。这部教材在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俗学生活属性的基础上,吸收了新时期以来多位学者研究的成果,把民俗学定位于研究民众的生活世界的学问。作者认为,民俗不是束之高阁的文本,而是人的实践行为,是民众生活中的文化、经验和知识体系,怎样研究民俗之“民”,即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人”的行为模式,就成了民俗学研究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把民俗概括为:民众的物质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世界、艺术生活世界、信仰生活世界四个方面。其梳理和概括不只是表述的改变,而是民俗学研究领域全方位“还原”的学术追求。作者认为,民俗是维系民众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转的枢纽,民俗文化是操作的经验世界,也是一个心理世界和意义世界。所以民俗的叙事方式除了口头的叙事方式之外,还应该研究民俗的身体叙事和图像叙事。身体叙事和图像叙事是当前民俗学界对于民俗把握的新维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民俗学研究的视阈。这些崭新的学术操作在教科书上第一次出现,说明这本教材的编写与我国当前民俗学学术研究是同步的。

  在此基础上,教材阐释了钟敬文倡导的“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理念。该理念是钟敬文先生晚年对于民俗学理论重大的贡献之一,不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保护文化多元化的认知一致,而且切实符合中国的民情和国情。以往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往往缺乏中国民俗整体观的树立,极少关注各少数民族民俗与汉族民俗的联系,甚至对于中国各少数族群持有偏见。作者在整部书中,努力体现中国民俗研究的整体观。所谓民俗研究的整体观,一是坚守“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理念,中国民俗的多元组成不仅是历史事实,而且是未来发展民俗学发展的基石。二是在研究各个族群的民俗时,要注意其与其他族群的关联性。多元一体的理念转化为民俗事实、民俗经验及学术阐释,需要在民俗学领域建立跨民族的学术视野。我们当代的民俗观,应该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够与古今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能体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够符合世界未来发展的民俗观。这是这部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本著作立足于民俗学是“当下”的学问,民众的民俗生活世界不仅是文化的源头,而且是流淌的活水,不仅仅是流淌到今天的“传统”,而且是“当下”56个民族鲜活的生活。在科学和理性主导之下,传统民俗处于裂变、转型、融合、涵化、构建之中,正步入现代化进程。

  作者把城市民俗学、应用民俗学纳入了编制章节的视野,这是民俗学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国情民生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在倡导民俗学书写“当下”的同时,着重厘清民俗学研究的“当下”与传统的关系,故而把“民俗的传承”单独列为一章。民俗学是传承之学,也是创新之学和未来之学,这方面新颖的阐释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另外,研究“当下”就要身体力行地做田野,只有田野作业,方能彰显民俗学学科的优势和独特。这本书对于田野作业的概念、特征及方法的研究都有新的见解。民俗学者书写的扎实的民俗志,已经并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事实和思想源泉,也为全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实证,成为与国际民俗学科对话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17年5月10日第18版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华东师范大学“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暑期学校开课
下一条: ·[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